旧闻穿“马甲”变谣言多次流传
笔者调查发现,高分考生因志愿申请被招生办锁柜里而无大学可上的网帖反复流传,其蓝本其实是2010年夏天发生在河南开封的“李盟盟事件”。
事件主角李盟盟是开封县陈留四中的学生,2010年高考,她考了565分,超过河南省理科一本线13分。但由于她网上填报志愿没有成功,补报志愿的申请表又被县招生办工作人员锁在抽屉里忘记了提交,按照政策,已经是复读生的她不可能被任何高校录取。李盟盟在网上发帖求助,获得网友声援。此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报道了此事,很快,李盟盟被第二志愿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专业录取。
然而,直至2013年,该事件仍被许多网友在微博、微信上疯狂转载。消息称:李盟盟,21岁,河南开封县陈留四中学生,今年高考565分。因县招办失职把她的志愿申请锁在柜里忘了提交,造成任何大学都上不成。河南省高招办回应,此事不予处理!李盟盟是农村孩子,为供其上学妹妹辍学打工,父亲打工摔断了腿。你的一次转发也许就能帮她改变命运!试试能否创造奇迹!
有媒体称,这条仅100余字的微博引来超过12万次的转发,其中不乏粉丝量达数十万的媒体人微博。
4年来,这一旧闻多次被热炒,并改头换面成各种版本在网上流传。
传言内容基本以发生在河南的旧闻为蓝本,只是换了地名、学校名和人名,先后出现了“福建蕉城郑招原”、“陕西蒲城王文刚”、“陕西合阳行方方”、“四川资阳胡燕桃”等版本。类似的消息在朋友圈、贴吧、微博等社交平台疯传,不少网友信以为真,并发表评论给帖子中所提到的学生出谋划策。
相关单位对盛传的传言进行了调查。6月16日,“蕉城在线”网发布了福建省蕉城区高招办对“福建蕉城郑招原”版网帖的辟谣信息:经查,福建省高招办考务管理系统,参加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蕉城区考生中,无名叫“郑招原”的考生。宁德十二中是初级中等学校,无高中学生。今年高考正在评卷,分数还未出台。自2009年开始,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实行网上个人志愿填报,考生通过个人账号、密码登入“高招志愿填报系统”填报志愿,网上提交,不存在志愿申请纸质文档。高招办等相关部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留继续追查的权力。
除了上述传闻外,关于高考的各种谣言此起彼伏。《新快报》5月10日报道,“2016年英语正式退出高考”的传闻纯属网络谣言。《齐鲁晚报》6月2日报道,在网上疯传的《有人捡到准考证》贴子系谣言。类似的传闻每逢高考季就会在网上疯狂流传,许多网友信以为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