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涵养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孟子思想当代价值”高端对话一瞥

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近日,中外学者聚集孟子故里山东邹城,挖掘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寻找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源头活水。

陈来:孟子精髓就是讲仁爱、重民本

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成为涵养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源泉、基础?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陈来在发言中指出,“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习近平同志讲了六条,即: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陈来说,“这个六条里边,我认为前两条就跟孟子有特别直接的关系。”

他分析道:孔子与孟子都讲仁爱,孔子强调,作为个人道德的仁,以及修身的仁;阐发个人的道德修身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点。而孟子则把仁爱扩展到一个社会价值的层面,在社会的层面上来讲仁爱,就是仁政,变成治国理政的一个根本的法则。而孟子关于“王道”的思想,就是以德服人;孟子最有名的思想是治天下,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仁政”,“王道”,“得天下,治天下”,都是从仁的角度发展出来的,这个是孟子的一大贡献。

说到重民本,陈来认为,“毫无疑问,在历史上这也要归功于孟子的思想。”

仁民的仁,就是仁义礼智信的仁,“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陈来表示,从这个仁民的讲法也可以看出来,就是孟子把对老百姓的态度也归到这个仁字上。

“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今天认识孟子思想,应该也肯定儒家的这个以人为本的基点,把它扩大发展出更多的重要的社会价值——这些价值,不仅在历史上成为中国社会文化基本的核心价值,对今天来讲,仍然能够成为我们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的源泉。”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常妍]
标签: 孟子思想   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