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流程再造——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是以提供公共服务和配置公共产品为目的,以“窗口办公”为特色的政府组织,也是服务流程再造的重要载体,在各地实践中主要以行政服务中心为代表。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约270个地级以上城市自发建设了行政服务中心,这些中心的功能在于把审批职能向审批处室集中、审批处室向中心窗口集中,优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但实践中仍存在着行政审批流程不合理、配套改革措施不完善等问题。下一步要以再造行政审批流程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带动政府各领域的流程再造工作。一是坚持流程导向,合法、合理、高效、透明地再造各项行政审批流程,确保一个审批事项就有一个最优的审批流程,做到审批事项设定依法依规、审批主体明确、审批权限与审批责任清晰、审批环节与时限清楚、审批监督与审批信息公开机制健全等,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二是整合现有电子政务网络资源,建设行政权力“一库四平台”,即行政权力项目库,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平台、政务公开服务平台、法制监督平台、电子监察平台,政府相关部门都要与平台建立接口,依托平台固化行政权力行使程序,并结合上网运行、廉政风险防控的需要优化内部流程,打造集权力运行、民意征集、效能监察为一体的行政权力信息平台,实现服务流程的全面推进,进一步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责任流程再造——健全绩效评估制度。完善的绩效评估制度是评价政府流程再造的重要标准和机制保障。长期以来,我们对政府部门职能转变主要是提方向性、原则性要求,对政府部门职能转变落实及具体履职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对政府责任流程再造,有利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明确和强化责任,有利于推进行政问责和绩效评估,符合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基本方向。从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要求来看,重点是落实以下几点:一是信息公开制度。编制和公开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的流程表和路线图,明确行政权力的项目名称、项目编码、实施主体、承办机构、实施依据、实施对象、办理时限以及廉政风险点、购买服务、收费(征收)依据和标准等,确保权力行使公开透明,强化政府与公众的信息沟通,满足公众参与评估的渠道需求。二是责任承诺制度。真正把权力细化为责任,规范和明确履行责任的内容、主体、程序和方式,公开向社会承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做到可执行、可考核、可问责。三是动态反馈制度。制定完善的动态反馈制度,将行政权力纳入网上运行,明确办理时限,及时反馈办理结果,确保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快的速度回应公众的质询或疑问,以政府绩效评估的持续改进,促进组织流程和服务流程的不断完善。四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违法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按照权责一致、有权必有责的要求,开展权力行使情况检查和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对权力行使中的越位、缺位、错位行为,按有关规定分别作出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行政效能告诫及问责处理,同时将责任处理结果向社会公示,提升绩效评估的公信力。
(作者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