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职能体系,打造职能清晰、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这既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应有之义,也是经济政府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2013年出台的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涉及政府职能转变的四个方面——转移、下放、整合、加强。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七次政府机构改革中,第一次涉及政府职能转变之根本。政府流程再造服务服从于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目的是促进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责,结合这一目标定位,笔者认为以政府流程再造促进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应当遵循以下路径。
政府理念再造——培育现代行政理念。传统官僚制度滋生的“官本位”“权力至上”等观念,对我国行政体制影响较大,也是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羁绊,必须以理念为先导,将培育现代行政理念摆在政府流程再造的优先位置。这其中涉及一系列理念的重塑和培育,其中三点尤为迫切:一是从管制到服务的理念转变。现代行政提倡公民导向,要求政府官员及其他公共部门的服务人员由“官僚”转变为“公仆”,政府机关由传统的“行政”向“治理”转变。因此,必须摒弃传统“全能政府”下的家长式管制,代之以社会公众为对象、以多元参与为形式、以合作协调为基础、以满足公共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二是从人治到法治的理念转变。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应当秉持法律至上、依法行政,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给权力打造一个透明的笼子,把权力行使过程置于阳光之下,从根本上杜绝权力滥用、权力寻租、权力腐败等异化现象。三是从行政垄断到市场导向的理念转变。“政府的作用是补充市场,而不是代替市场,换言之,政府应致力于促进市场的发展。……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不应作为增长的直接提供者,而应作为合作者、催化剂和促进者。”当务之急,政府应从直接的微观管理转向间接的宏观调控,把该放的权力放到位,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和创造力。
组织流程再造——优化整合政府职能。政府流程再造力求实现组织结构从“金字塔”结构到“扁平化”组织的转变。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职权的清晰厘定。一方面,加快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严格界定政府的权力边界,按照大幅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管理的要求,重点在职权取消、下放、冻结上下功夫,取消没有法定依据的行政权力事项,冻结虽有法定依据但明显不符合、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行政权力事项。凡在法律范围内市场机制可以有效调节、社会组织可以自律解决、公民法人可以自主决定的事项,政府应不再管理,真正做到对政府及其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另一方面,探索推进负面清单制度,以清单方式明确列出禁止和限制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和业务等,进一步厘清市场准入的边界,对清单以外的,允许各类主体依法平等进入,真正做到对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二是职能的优化整合。突破部门职能分工的界限,对部门交叉和管理分散的行政权力事项,逐项说明涉及部门、交叉分散情况及原因,提出归并整合意见;对政府及其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权力事项,提出调整规范意见;对需要国家层面调整的行政权力事项,提出调整建议,坚决破除“部门本为主义”下职能交叉、政出多门、推诿扯皮等现象。三是权力的规范运行。按照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和便民高效的要求,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推进决策权和执行权相分离,实现权力由集中到分散,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督要畅通民主参与渠道,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提高权力运行的公信力和科学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