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三大家
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家。
儒家,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是讲仁,一个是讲智。本来是讲仁义礼智信五德,但按照孔子的看法,最重要的一个是仁,一个是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个仁者和智者,后来转化为中国人讲的德才兼备,仁代表德,智代表才。到了孟子,他又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然这样一种表述,最后是被范仲淹发扬光大了,所以成为了中国的士大夫,成为中国仕人的,也成为整个民族的精神,担当天下。
道家,讲究的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这道就是自然之法,那么对我们人来说,就是“顺乎天应乎人”,“知白守黑”,老子也用类似的话表达过,比如“知其子守其母,知其白守其黑,知其雄守其雌”,它里面所表达的一种智慧非常深刻,也非常高超。有的人认为道家可能是出世的,道家是不积极进取的,其实不然。道家也充分的认识到,人要积极进取,就像一个人生下来,孩子总是要长大,所以要知其子,孩子生命力不断扩展,他的潜能要不断释放,要建功立业。但是老子同时又意识到“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所以任何事情都要意识到,一方面要发展,另一方面发展的源头在什么地方,所以他讲要守住自己的起源,守住自己的出身,不要因为自己发展了,就把自己的出身忘掉了,就把自己源头的活水忘掉了,把大地这个也是我们的母亲给忘掉了,这样的话人就失掉了根基,所以要知其白守其黑。我们现在常讲的韬光养晦,就是从这样一种智慧里边演绎出来的。
佛教,倡导大慈大悲,众生平等。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受众这么多,它也有它的智慧,我们也要加以吸收。因为是无神论者,我们就排斥有神论,或者是有神论者,我们就排斥无神论,这都是不对的。那么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一方面我们对传统的文化,应该说是有所破坏的,但是我们也有所继承和创新。
(记者耿联根据张曙光在南通“江海大讲坛”讲座编辑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