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试行“粮食银行”
在东北,从去年起,一场植根于黑土地的全面深改已经展开。
去年,国务院批准“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去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此调研时鼓励黑龙江在现代农业改革方面“闯出一条路子,给全国做示范”。
农业改革,最重要的要让农民富起来。怎么做?黑龙江已经趟出了一些路子。
比如说,“粮食银行”。在黑龙江,现在有两家试点。粮食银行做什么?像普通银行吸纳储户存款一样,粮食银行吸收农民的存粮,为农民提供免费存储业务。只要手里有“存折”,农户就可以随时提取、购粮甚至是折现。不仅能存粮,粮食银行还有代农加工、品种兑换等功能。
这样一来,农民就可以自由选择售粮的时机,再不用担心“谷贱伤农”。
这一改革试点还在做的另一件事,是建设交易平台——类似于淘宝网一样的平台,只要出价合适,农民不必管买家的地域分布,想卖给谁就卖给谁,甚至还能卖到国外去。
“试点”贯穿中国改革历程
30多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安徽小岗、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开始。
今天,上海自贸区、上海司法改革试点、天津滨海新区等,承担的依然是“改革试点”的任务。
贯穿改革历程的,是“试点”的逻辑和思路。
“中国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渐进式的,由易到难、从局部到整体、由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再到其他体制改革。我们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学,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是试错法,但重要的是从地方的试验中获得经验、吸取教训,再逐步推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告诉记者。
强世功表示,从中国的改革史看,不断出现着中央顶层设计与基层自主创新的结合。地方自主的试验,会为中国改革带来不同的范本和经验;而由中央选择试点进行改革,则包含了对整体改革战略的思考和设计。
“我们常说,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试点,就是这种思路下的改革逻辑。”胡鞍钢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