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名家观点 > 正文

周国平:中国人对尊严很陌生

周国平是属于哲学的。在他眼里:“这是一个物质浪漫取代精神浪漫的时代”。

他怎样诠释幸福、人生、道德、尊严、人文精神、现代教育?近日,周国平新书《幸福的哲学》、《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从尼采到人文精神,从医疗现状到教育改革,从人生哲学到幸福观念……两本书收录了周国平在1996年~2012年的讲演内容,呈现出他的思想脉络。

日前,周国平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独家专访。

法治社会才能尊重生命价值

话题从“生命”开始。近日,在江西省宜春市的公交车上,高三男生柳艳兵不顾剧痛,夺下歹徒手中的刀。“每天在报纸中都能看到好几条这类新闻。”周国平说:“当下社会缺少信仰,因而缺乏道德自律。”事实上,近年来,令他担忧的青少年恶性案件频发。如,2013年复旦投毒案,2010年药家鑫撞人杀人案,2004年马加爵杀人案等。“这些情形说明了一个共同问题——对生命的冷漠和冷酷。冷漠的病菌已经在侵蚀年轻一代的心灵。”对此,周国平给出两个“药方”:信仰和法治。

周国平说:“中国有两个学者是最早研究、引进西方哲学的。一个是王国维,一个是严复。以西方哲学为对照,他们发现了中国的问题。王国维发现,中国历来没有纯粹的哲学。严复发现,中国历来没有个人自由。”

然而,在当今的市场化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思想启蒙的氛围突然消散,商业热潮迅速席卷全国。时尚取代了思潮成为时代主要景观。”周国平发现,蔑视生命的传统又有了新的表现——在金钱面前,生命毫无价值。

谈及医疗腐败、食品安全问题等,周国平认为:当下社会,一是缺乏信仰,二是缺乏法治。他说:“如果说西方社会最上层是上帝,最下层是个人,那么中间就是社会。社会是为两头服务的。一方面,鼓励灵魂的追求,另一方面保护个人的利益。而我们太重视社会,忽视两头。因此,它反而成为低质量的社会。”

“由于我们本来就轻视生命的价值,因此,过去是‘在权力面前,生命等于零’,现在变成‘在金钱面前,生命等于零’。”

周国平认为,当前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信仰缺失问题。“人们对精神生活不够重视,并且缺乏道德自律。”

他认为,只有建设法治社会,才能更好地尊重生命的价值。“法治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保护人的生命权利。为此要建立起一种秩序,在这种秩序中,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行使他的生命权利,去追求他的利益和幸福,同时又不得侵犯别人的生命权利,不得损害别人的利益和幸福。”

周国平说:“我们现在离这个标准还很远。什么时候我们在这个社会里普遍有安全感了,就可以说,法治社会基本建成了。”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周国平   法治社会   精英教育   教育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