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警惕两种形式的“颠覆性错误”

核心提示: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经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过颠覆性的错误,留下了极为深刻而沉痛的教训

8

“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2013年10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演讲上强调。

“第一位”的根本性问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什么是当前中国的“根本性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是如何认识和阐述这一问题的。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要“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共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这些重要讲话精神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在习近平的思想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当前中国“第一位”和“根本性”的问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则是全面深化改革。在2012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第二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要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凝聚社会共识,协调推进各领域各环节改革,努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在2013年8月27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深刻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实现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都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正是在介绍中国正在制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时,谈到中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的,选择这一时点,意味深长。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涉及各方面体制机制完善。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必须一鼓作气。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信心动摇,甚至放弃改革,中国改革开放35年取得的进展将可能前功尽弃。所以,当前中国的“根本性问题”说到底就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因为“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也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全面深化改革,警惕两种形式的颠覆性错误

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所作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再次阐述了这一“底线思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要议题,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

那么,在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根本性问题上,我们要警惕和防止什么样的“颠覆性错误”呢?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