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2)

三、提高服务能力,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着重点

衡量一个基层党组织是否符合服务型党组织的主要标准是看其服务意识强不强、服务能力高不高、服务成效好不好、服务作风实不实。其中,服务能力的提高是重中之重。没有过硬的服务能力,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主要任务就可能会落空,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也就可能流于形式,变成一句空洞的口号。

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主要从六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党组织领导班子;二是要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培养带头服务、带领服务、带动服务的党员干部队伍;三是要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建设便捷服务、便利活动、便于议事的综合阵地;四是要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创新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工作抓手;五是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形成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制度;六是要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取得群众欢迎、群众受益、群众认可的实际成效。

四、完善服务保障,是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提高服务能力,必须做到保障有力。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基本的条件保障,服务就可能心有余力不足。但是,从现实状况看,由于种种复杂原因,有的基层党组织存在无资源、无手段、无财力、无人力、无物力为群众和党员进行服务的问题,这就要求在加强基层党建中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使基层党组织有基本的条件为群众服务。

一是完善组织保障。要适应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变化和需求,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农村在以建制村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全面建立党组织。城市在依托街道、社区设置党组织的同时,在片区、楼宇和流动党员集中点建立党组织。在新媒体探索建立网络党组织,通过QQ群、微博客、微信等开展党的活动,拓宽党建工作网络阵地。

二是完善人员保障。重点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第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书记队伍建设,创新选拔培养机制,采取上级选派、跟踪培养、群众推荐等方式,选拔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第二是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配强乡镇、街道党务工作力量,充实机关、事业单位专职党务工作者,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力度,引导他们专心致志做好本职工作、履行服务职责。第三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发展党员和培训工作,注重把党员培养成服务骨干,严格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促使他们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是完善服务条件保障。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把村、社区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支持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服务设施建设和便民利民举措,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服务群众创造良好条件。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党组织   服务型   基层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