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贯彻党的十八大的要求,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指导。
一、改革越是向纵深推进,越是需要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改革越是向纵深推进,就越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处在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的末端,各项改革能否顺利推进,落到实处,如期完成,取得成效,基层党组织起着重要作用,承担着重要责任。
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创新基层党建理念,大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当前,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许多改革发展稳定举措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基层党组织不把服务作为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就难以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就难以落实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任务。
二、强化服务功能,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根本点
与传统的基层党建模式相比较,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服务功能,通过服务来更好地履行基层党组织宣传、教育、引导、管理群众和党员的功能。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要突出“五个服务”,即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这“五个服务”互相联系、互为条件,回答了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出发点、基本路径和落脚点等基本问题。坚持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主要是回答了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为谁服务的问题。坚持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主要是回答了服务的基本路径,即如何服务的问题。其中,服务民生是贴近群众、赢得群众的根本路径。改善民生,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服务发展、服务改革。
服务改革,就是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做好宣传引导、统一思想工作,协调处理改革涉及的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和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为推进改革贡献力量。
服务发展,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聚发展力量,营造发展环境,提供发展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服务民生,就是要贯彻落实党的惠民利民政策,为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创造条件,为解决群众上学、看病、就业、养老、住房等实际困难提供服务,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主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服务群众,就是要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既认真倾听群众意见,维护群众利益,按照群众的需求和意愿提供服务,又充分运用民主协商、耐心说服和典型示范等方法教育引导群众,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服务党员,就是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尤其要帮助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流动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光荣感、责任感,激发党员服务群众内在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