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新锐观点 > 正文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

蒋乾麟:为实现中国梦创造安全环境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院长解读总体国家安全观

自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之后,国内外舆论密切关注着这一大国“新标配”在中国的发展动态。习近平作为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等一系列重要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就此专访了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院长蒋乾麟少将,围绕如何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等重要问题进行分析。

 视国家安全如生命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认为,当前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增强忧患意识的原因是什么?

蒋乾麟: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融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然而,和平往往并不仅因为中华民族的热爱与期盼就降临到中华大地上。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一个多世纪里,在中国大地上相继发生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俄战争、抗日战争等,社会动荡、生灵涂炭,和平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曾一度是一种难以企及的奢望。消除战争、实现和平,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强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和平增添了力量,也为中国发展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和平环境。

当前,国际形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稳定的基本态势,但世界依然面临着现实和潜在的战争威胁。世界急剧变化增加了我国安全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我国安全面临的现实威胁呈上升趋势。一些西方国家不希望看到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顺利实现和平发展,因此加大实施西化、分化力度,一些分裂势力人还在、心不死,敌对势力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作为攻击渠道,这些都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增加了难度。在这一情况下,我们必须像个体重视生命一样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在国家安全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就能实现的。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可能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可能越多。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要始终高度警惕国家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危险,高度警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被破坏的危险,始终不渝地坚持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观   政治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