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路径探讨
分析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困境,对群众工作的路径建构提供了价值基础。新形势下,社会各种矛盾交织,无疑会增加党的群众工作的难度。针对当前群众工作面临的实际,仅仅依靠党的教育和作风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制度上的顶层设计,如民主制度建设、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建设,突出重点切实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提升党政干部综合素质,提高群众工作的时效性。
准确领会和把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真谛。第一,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历史唯物主义观念点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强调要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放在第一位,这是对人民群众重要地位的深刻诠释。强调人民主体地位、人民当家作主是十八大的亮点之一。这就要求在群众工作实际中,我们要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积极动员和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达到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发展、社会的共同进步。
第二,坚持人民群众利益第一论。人民群众利益第一论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指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这种性质和宗旨,既决定了党的先进性,也决定了党的纯洁性。”④这从理论层面体现了人民群众第一论的观点。在实际工作中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坚持和维护人民群众第一论的观点,这就要求干部在群众工作实际中,要知道我们的纳税人是谁?到底是谁在养活谁?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而不是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夺取人民利益。只有人民群众的稳定,才会有执政党的稳定,才会有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提升党政干部综合素质。第一,做好引导教育是基础。引导教育一方面包含党政领导干部的引导教育,另一方面也包含普通群众的引导教育工作。党政领导干部要树立学习理念,转变思想观念,真正实现角色的转变,要从管理地位转换为服务地位。同时,要学习文化知识,要加以科学研究,要探讨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解决路径,提高群众工作的实效性。在新形势下,全党要树立学习理念,增强服务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切实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让群众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同时也要对群众进行教育引导,让他们懂政策,支持政策,合法表达自己观点,减少盲目性和群体性事件发生。这就要求党既要相信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又要对群众进行引导和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的素质和觉悟,对党充满信心,达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第二,提高干部工作能力是途径。随着社会环境和群众的变化,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干部能力是开展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党政干部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真实情况,做群众工作不是“快刀斩乱麻”越快越好,而是要让百姓从心底服从,避免矛盾升级,要学会工作艺术。要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同时,群众工作一定要与时俱进,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的力量,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执政党,要善于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体为自己的执政服务,要随时关注和重视网络的力量,通过网络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难题。只有提升干部工作能力和工作艺术,群众工作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做好制度的顶层设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背景、群众阶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国家和社会对个体的大幅度松绑,众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但相应的各项制度建设没有及时跟进,因此,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制度是时代的要求。制度设计要体现群众的民主性,要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稳定性。加强制度建设是解决贯彻群众工作面临的困境的根本,制度包括民主制度建设、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等。第一,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人大代表是群众利益诉求代言人,一定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功能,听取他们的意见。既然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这就要求人大代表一定要深入到群众中了解群众疾苦和需求,真正确保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满足;第二,完善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机制。在做决策时,要充分发扬民主,要广泛听取不同群众的意见,要加以综合考虑各种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的诉求,严格执行民主决策程序,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第三,健全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⑤不受监督和制衡的权力是产生腐败的根源,这就必须要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党和政府只有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制度上保证权力运行的透明性和公开性, 杜绝权力的暗箱操作,防止腐败滋生。
突出工作重点。第一,抓党的干部作风建设是重点。党的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习近平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⑥因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强调要常抓不懈。当前,我党要以作风建设为主线,牢固树立群众观,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握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真谛,让群众路线的开展切实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好干部的作风问题。
第二,切实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当前只有抓好党的作风建设,树立宗旨意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或弱势群体的实际生活困难,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这才达到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反之,一切搞形式主义而不解决群众的切实问题,都失去了走群众路线的意义和价值,走群众路线就成了一句空话,执政党就难以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注释】
①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日报》,2012 年11月16日。
②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十大阶层分析“,《学习与实践》,2002年第3期。
③陈一译:“外媒热议中国互联网用户超过5亿”,《环球时报》,2012年1月19日。
④习近平:“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求是》,2012年第3期。
⑤赵艳华,袁为海:“新形势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长效性探究”,《宁夏党校学报》,2013年第7期。
⑥习近平:“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人民日报》,2013年1月23日。
责编/张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