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困境破解

【摘要】在国际国内环境复杂情况下,群众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及新挑战。面对各种问题,只有弄清形势、准确领会中央精神、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突出重点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群众工作的时效性,才能有效巩固执政基础,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新形势 群众路线 群众工作 困境 路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出现了影响和制约社会发展的矛盾,给党的群众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形势,习近平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①十八大以来全党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更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政治概念,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现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转型期,尤其是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现代化进程后,迎来了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但也伴随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分配方式、利益格局、价值观等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各种矛盾彰显,如社会腐败现象、政府的公信力下降、理想信念多元化、官民冲突、群众性事件等,这些问题都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中面临的困境,也给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些矛盾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现阶段的深层次矛盾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解决路径。

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面临困境原因是多维的,究其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变革导致社会结构变化,社会变革导致社会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和个体化,社会变革导致群众思想开化、维权意识增强,一些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升滞后。

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第一,社会阶层和社会关系多元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人的发展变化是最快的。群众工作的对象已经不像传统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那么简单了。按陆学艺的观点,当代中国已经分化为十大阶层,他们分别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其中产业工人阶层占22.6%左右,农业劳动者阶层约占44%,城乡的失业者和半失业者约3.1%,这三部分阶层总数约70%②,从他们所拥有的资源情况看,处于社会底层。由于每个阶层的生产资料占有情况不同,形成“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群众所属阶层不同,利益诉求不同,在工作中难以兼顾到各个阶层的利益情况,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增加了党的群众工作的难度。

第二,社会形态向个体化趋势发展。随着社会转型,中国社会越来越向个体化趋势发展,更多的“单位人”转向“社会人”,人的流动性增大,职业选择越来越自由,挣钱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随着社会形态向个体化趋势发展,政党组织的吸引力逐渐弱化,群众对集体组织的依赖程度降低,集体意识下降,政府的绝对权威逐渐淡化。当今,面对这些分散的个体,群众工作的难度增大,对事件的处置不当或者不够及时,都可能演化为群体性群众行为。因此,研究组织吸引力弱化后的群众工作方法和技巧问题,是贯彻群众路线首先要直面的问题。

社会价值取向的功利化。第一,社会价值取向的功利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建立,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在市场经济年代货币的力量和货币化的程度也在各个领域中凸显,以货币为媒介的社交活动日趋频繁。一些干部服务意识缺乏、金钱意识加强,出现了权力与资本的勾结,导致了一些勤劳者不富,奉献者无助,“一人当官,全家享福”的现象,“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传统所倡导的“无私奉献”、“集体利益至上”、“为人民服务”等价值理念受到挑战,党的群众工作话语系统的价值基础出现动摇。市场经济下货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毋庸置疑,但同时也带来了某些道德的缺失,伦理的丧失。

群众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增强、思想自由化。第一,人民群众的独立尊严和法制观念增强。群众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党政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变化要有清晰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提高,权利意识、维权意识增强,他们运用法律、政策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网络的兴起,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了解天下,网络上的各种正反信息引起群众思维方式的变化,群众的思想观念、维权意识、维权方式也发生变革。群众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利用网络进行社会动员的组织化能力增强,各种维权越来越频繁,效率越来越高。但党的群众工作者对网络群众工作的重视力度和执行力度不够,工作的方法上没有及时跟进。

第二,人民群众思想自由化趋势日益明显。社会转型期尤其是21世纪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深刻变革,信息化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深刻影响到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社交等,网络成为人们交流的工具,人们的各项活动通过网络交流越来越频繁,思想也越来越开化,越来越自由。一些干部处理群众问题方式欠佳,出现丑化干部形象的行为,如各种调侃段子,PS图片等。面对这么纷繁复杂的个体、自由的思想,如何找准切入点做好群众工作就成为党贯彻群众路线必须研究的问题。

一些干部的综合素质相对滞后。当前群众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既有观念、认识、态度、作风不正的原因,又有干部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不足方面的原因。

第一,部分干部对群众工作的认识不足。当前群众工作存在的问题,表现在观念、认识上。一些干部没有真正弄懂“我是谁”,没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甚至认为自己就是管理者,具有绝对的权威,需要群众的绝对服从,在群众工作方法上靠行政权力,这种权力强制下的服从实际上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甚至可能导致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的紧张。一些干部没有弄懂“为了谁”,缺乏服务宗旨意识,所以就有腐败产生;一些干部没有弄懂“依靠谁”,所以出现了党群、干群的矛盾;也有一些干部工作缺乏“地气”,真正能去基层跟群众打成一片不多,工作上形式主义,敷衍塞责;也有些干部抱着只要群众不闹事就行,缺乏服务意识。这些都是在新形势下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二,工作水平、能力不足,时效性差。用科学方法提高群众工作水平是解决社会深层次矛盾的重要途径,手段选择得当,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社会转型的最大变化是群众的变化,特别是网络新媒体的兴起,群众的思想越来越自由,维权意识越来越强。截至2011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达5.13 亿,其中农村地区使用互联网的人数也已经达到了1.36 亿。③中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需要研究在虚拟化的网络世界如何实现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问题,要把群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搬上网络。在现阶段,政府已经做出了很多的努力,诸如开通了官方网站、开设政务微博等,但还远远不够,还需进一步做研究,提高群众工作实效性的问题。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困境   形势   群众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