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构建(2)

建立健全评估机制 

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评估问效机制,这是群众路线教育机制建设的重要环节。在考核党员干部德能勤绩时,应加大群众认可度的权重,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和群众工作状况也必须纳入考核内容,并把它们作为考核等级的重要依据。在提拔使用干部时,应让广大群众参与,注重干部的群众评价,真正使那些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群众工作做得好、深受群众欢迎的干部得到重用,形成全新的选人用人标准,实现干部选用体制改革的深化。

完善党员干部考核体系,加大群众工作权重。在党员干部考核上,必须建立科学的联系群众考评机制,使群众工作成为党员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把群众工作能力作为党员干部提拔使用的前提条件,并随时接受群众的检验,真正使群众的认可成为党员干部发展前途的条件,以使群众路线真正落到实处。我们知道,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实现和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因此,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是否贯彻群众路线,是否始终以实现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动力,群众心中自有一杆秤,他们最有说话权,最有评判资格。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组织必须改变过去群众工作的自体评价体系,真正让群众参与到党员干部的考核中来,从群众的角度来确定党员干部的德能勤绩状况,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真正使群众工作能力强、群众工作状况好的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这样,有利于在全党树立起人事制度的新导向,使群众路线深入党员干部内心深处,增强他们践行群众观的自觉性。

建立干部评估机制,提高选人用人群众性。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这就要求必须实现党员干部政绩观转变,使群众工作成为党员干部政绩评价的重要依据,使群众工作的直接效果成为衡量党员干部能力的重要内容,为领导干部自觉“为民”提供重要保证。同时,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发展中为了谁、依靠谁、造福谁,这就能有效检验党员干部在推动发展中是否贯彻群众路线,发展成果为人民群众所享受的状况,也成为检验党员干部群众工作实效的重要标准。因此,建立党员干部评估机制,注重群众工作实效,使真正群众工作实效成为党员干部政绩的直接反映,才能保证在干部选拔上注重群众工作从理论向实践的跨越,才能促进党员干部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有力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建立健全反馈机制

群众路线教育的目的是使党员干部更好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因此,不断完善群众工作制度,使群众诉求回应规范化,积极主动回应、处理群众各类诉求,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建立健全反馈机制,及时检验这一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

建立和完善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多渠道的群众利益表达机制是当前教育实践活动长效化的关键。有效贯彻和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让社会各阶层和各个群体能够通畅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让他们能够有地方表达,有机会表达,使群众的利益诉求在科学有效的机制内充分涌流,这是保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效的重要途径。事实上,在现阶段,利益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党群关系的重大问题,特别是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出现诸多不够公平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党群关系。

因此,积极改善党群关系,有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最大程度地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化解民怨,就必须广开言路,倾听群众呼声,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发言权和监督权,逐步建立群众利益表达、保障机制。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在制定政策时应充分尊重民意,多渠道了解民众对该政策的要求,大力征集群众反映的意见,确保政策制定后能符合群众的需求,真正使政策能造福于民,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彻底改善当前党群关系状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充分地体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建立和完善干群沟通机制。沟通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既保持着巨大活力,也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群众工作中必须重视并善于沟通。健全的干群沟通机制,能够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经常密切联系群众、开展群众工作提供规范化的要求和制度化的保证,有助于增强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本领。

因此,建立和完善干群沟通机制,实现干群双方沟通的有效互动,使各级领导干部广泛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主动与群众协商与交流,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又一重要途径。通过这一途径,在处理问题时,干群之间能够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对存在的问题更容易达成共识。这样,各级领导干部在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协调和化解各种矛盾,帮助群众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利益,从源头上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新时期干群之间的良性互动沟通机制一定会更加完善,党群之间的血肉关系也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新的篇章。

总之,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机制建设,构建积极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渗透机制、评估问效机制、反馈机制建设,必能大力推进这一实践活动的长期进行,使群众路线教育常态化。这有利于推动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党的群众工作的实效,使党群关系得到切实改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保证。

(作者为肇庆学院思政部副教授;本文系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会课题成果,项目编号:2013BKZZB31)

责编/丰家卫(实习)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路线   群众   机制   实践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