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强、崛起、增强文化软实力,都应该从宽容开始,从尊重不同意见开始,从尊重人开始。
■今天我们完全有理由、有可能讲宽容。宽容不会宽容丑恶,恰恰只会使人民觉悟,使思想解放,使正义有力量,使理性有需求,使讨论有余地,使新的制度设计有空间,使中国转型有宽松的环境,是中国走出专制与激进的轮回,走向民主法治、自由平等的宽阔大路。
当下宽容已经成为很时髦的话语,至少在中等收入阶层。
什么是宽容?真正的宽容,是宽容不同意见,相同意见用不着宽容;真正的宽容,是宽容哪怕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意见,对的意见不用宽容。民主是服从多数,共和是保护少数,不管多数少数,不同意见都要保护。
一
虽然中国自古就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终不过是一种理想。秦汉以后2000多年的专制制度、宗法关系、等级观念和愚民政策这四样东西,使很多中国人成为朝廷的“忠臣顺民”,家庭的“孝子贤孙”,成为宗法关系和等级结构中的分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都要恪守自己的名分不得僭越,每个人都在权力、关系和利益的夹缝中求生存,不能有非分之想。群体文化,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好人坏人都得斗争才能生存。中国人的斗争哲学,是有历史根源的,中国历史记载的大多是争权夺利和改朝换代的故事。
过去的中国,也有过宽容,无为而治的汉,雍容大度的唐;百家争鸣的春秋,百花齐放的“五四”。但更多的是思想禁锢与政权焦虑,秦王的焚书坑儒,宋时的天理人欲,明朝的专制集权,清代的闭关和文字狱,导致中国的衰落和积贫积弱。宽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个弱项。
近代100多年极为残酷的民族压迫和阶级斗争,使人民对立、民族分裂,深陷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文化危机、民族危机。亡国灭种、生灵涂炭的危机使人扭曲极端。那是一个苦难深重的岁月,一个栽种仇恨的社会,一个扭曲变态的时代。那个时代的人讲宽容被看作迂腐和不合时宜。所以鲁迅说,“费尔泼赖”应该缓行。
民族斗争和暴力革命的惯性,皇权专制的回光返照,十年的阶级斗争为纲,终于酿出旷古未有的十年浩劫。“文革”残酷打击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挑动人民互相恶斗,疯狂地毁灭文化遗产,把当时的中国人变为封闭愚昧、麻木顺从的可悲的人,可悲的人没有资格讲宽容。30多年改革开放,国门打开后的眼花缭乱,左右思想羁绊,各种利益纠结,让思想、文化、道德和价值一度混乱彷徨。在这个增长和巨变的新时代,最好和最坏的时代,假冒伪劣、道德失守与经济增长同行,兴奋、浮躁、迷惘、失落与时俱在,紧张急躁的人是不讲宽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