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建工作开展一年多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完成了全旗6个苏木镇、59个嘎查村及旗直机关的普查、调研和宣传、动员工作;注册成立了“中国马头琴学会乌审旗分会”,成立了9个“马头琴文化协会”,组建了62支“马头琴文化独贵龙”,登记备案马头琴文化户3000户,在教育系统成立了12个马头琴音乐兴趣小组,搭建起了以“中国马头琴学会乌审旗分会”为龙头,各协会为纽带,“马头琴文化独贵龙”为支点,马头琴文化户为基础的普及网络机构;成立了乌审旗马头琴音乐培训学校,完成了102多个班次7000多人的培训;普及培训的同时,组织专家编写乌审旗马头琴音乐演奏教材,并建起了马头琴“四库一系统”,即全国“马头琴人物资料信息库”、“演奏曲目集群库”、“文献资料搜集库”、“制作企业信息库”和“检索系统” 的基本框架;组建成员30人的马头琴乐团和70余人马头琴师资队伍,年举办各类马头琴专场演出20余场,并多次代表我旗参加区内外大型演出活动,2010年赴香港参加第十三届香港世界“金紫荆花奖”文艺大赛荣获7项大奖。
乌审旗坚持以品牌促创新,以创新迎发展,走出了一条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乌审旗通过创建“中国马头琴文化之都”,被中国民协命名“中国马头琴文化传承保护基地”、“中国马头琴文化研究中心”、“中国马头琴博物馆”,同时马头琴文化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补报的项目也正在有序运作之中。在人才引进、业务拓展反面,乌审旗也积极凝聚自己的优势,通过邀请国际级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老师担任乌审旗“中国马头琴文化之都”形象代言人,扩大乌审作为“中国马头琴之都”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并在马头琴文化培训基地、演艺中心、制琴基地及系列产品开发等方面达成意向,从而可将马头琴文化引向人才输送、制作销售、系列产品研发的产业化方向。除此之外,乌审旗也紧跟网络时代步伐,创建了乌审文化网和马头琴文化专题页面,希望通过网络的高速、全球化传播,提升中国民族文化在国内乃至世界的影响力。最后,乌审旗通过精心策划组织马头琴音乐专场晚会、大奖赛、学术研讨会等以展示马头琴文化为内容的全民性文艺活动以及策划在适当时候举办全国或国际性马头琴艺术节,以此推动马头琴文化品牌和产业链的形成,从而走出自己的民族特色文化之路。
融合共进促发展
作为文化发展的承载物,城市建设在文化创新中同样占据着重要地位。乌审旗注重从城市建设中萃取马头琴文化的元素,坚持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融合共进,通过将马头琴音乐作为旗内各类重大群众文化集会活动的指定音乐、安装以展示马头琴文化元素为重点的城市道路导向标识系统、规划设计以马头琴音乐厅、马头琴专题博物馆、马头琴文化广场三大主体工程为主的马头琴文博苑,实现了以马头琴文化塑造城市特色,以城市展现马头琴文化精髓。
乌审旗通过创建“中国马头琴文化之都”,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与现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完美融合在一起,既有效促进了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的全面兴起,同时也为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崭新思路,必将在文化大繁荣、文化大发展的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琴声悠扬,乌审的明天也必定更将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