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新锐观点 > 正文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从全球视野看,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巨大需求,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而信息化则为经济全球化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了一个从理念、技术到交往方式都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内外环境。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明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一重大战略判断和决策部署,是我们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确保网络安全的重要指引,对于我们推进网络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开启“信息文明”

当前,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业已成为并行不悖、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从全球视野看,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巨大需求,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信息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引擎。信息化为经济全球化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了一个从理念、技术到交往方式都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内外环境。

从国内角度看,中国正势不可挡地全面融入“信息文明”这一崭新的社会文明方式。2014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6亿,手机用户超过12亿,国内域名总数1844万个。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

 现阶段世界主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国抢占信息化发展制高点的步伐明显加快,美国、法国、德国等纷纷从战略层次制定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争取和维护在网络空间中的优势地位。

作为信息产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政府高度重视本国信息化建设。围绕抢占信息化发展制高点这一国家战略利益,美国政府从顶层设计入手制定了一系列具有明确导向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在基础设施方面,早在1993年克林顿政府时期就推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NII),确定把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作为政府施政纲领;其后又在1996年通过新的电信法,以开放市场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信息技术方面,美国在20世纪末制定了“新一代互联网计划”“21世纪的信息技术:对美国未来的一项大胆投资计划”等具有前瞻性的战略计划,来支持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确保美国在信息科技领域的优势。当前,在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形态成为信息化发展新引擎的背景下,为推进信息技术示范应用,2012年奥巴马政府发布《数字政府:建立一个面向21世纪的平台更好地服务美国人民》的行政指令,确定以大数据应用支撑政务活动开展的政策导向,以此提升社会和公共事业领域的信息化水平。

德国作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和欧盟的领头羊,也把信息化发展作为国家重要战略。1999年德国政府制定了“德国21 世纪的信息社会”的行动计划(D21),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和工业部门中的应用。2011年,出台了“德国网络安全战略”,旨在加强保护德国信息技术系统及基础设施。2013年,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又推出了《高技术战略2020》的报告,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物理系统等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在维护个人和国家网络安全方面,德国政府在2009年专门修订了《联邦数据保护法》,对个人信息的合法获取、处理和使用情况做出法律上的明确规定。

法国政府2011年制定了“数字法国2020”的战略规划,将信息化建设目标定位于发展固定和移动宽带、推广数字化应用和服务以及扶持电子信息企业的发展,为法国信息化发展创建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力争在未来几年将信息产业发展成为法国提高竞争力、促进发展和增加就业的第一动力。在网络空间立法方面,法国在2006年通过了《信息社会法案》,旨在加强对互联网的“共同调控”,保护国家和个人的网络安全。在引进科技人才方面,2013年法国政府推出“人才通行签证”计划,将科技人才作为重要的引进目标,以此助推法国的网络人才队伍的培养。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