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全能主义治理模式已无法维系(3)

核心提示: 全能主义国家的治理模式尽管在一定时期内产生惊人的治理效力,但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发展活力的窒息、国家对社会的严密管制等后果,造成社会自组织秩序的彻底摧毁和对国家强制力的全面依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顶层设计与底层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无论是当下还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顶层设计固然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恐怕是要总结地方经验并加以提升,将其上升到国家和总体性制度的层面,因为顶层设计需要基层为依托,为基础,并且顶层设计更需要到回地方层面加以落实,最终解决与提升地方治理水平,即所谓“一切政治都是地方的”(all politics is local)。    

改革开放35年来,我们在地方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可贵的探索,同时在如何积极引导大众参与到治理的机制建设包括协商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事实上,在西方国家,那些热衷并提供协商民主的学者已经超越了纯理论的论证,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协商民主论者要关注实践,不少国家、地区都积极探讨、践行和完善协商民主的形式,形成了公民会议、公民陪审团、协商民意测验以及社区对话等协商实践。我国的台湾地区也先后产生全民健保公民会议、代理孕母公民共识会议、高雄跨港缆车公民共识会议、新竹科学园区宜兰基地公民会议、北投温泉博物馆何去何从-社造协议公民会议等协商实践活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层民主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各种形式的公民协商开始萌芽,并展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温岭市“民主恳谈会”,这恐怕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层面协商民主发展最为突出的成就。以温岭“民主恳谈会”为代表的中国基层、地方公民协商等协商民主机制,已经构成了协商民主经验的重要来源,必将进一步丰富世界协商民主的实践,必将为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作出中国的贡献,同时也必将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推进。

总之,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中国必将完成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现代民族-国家制度建构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使中国成为一个成熟、繁荣、富裕的现代民族-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企盼已久的“中国梦”。

(作者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博导)

责编/严俊    美编/李祥峰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马静]
标签: 全能   主义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