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广东省中山市社会工作委员会:流动人员积分制管理(2)

3.效果

2010年以来,中山市共提供积分入户指标12600个,积分入读公办中小学一年级指标28800个,保障性住房(公租房)指标200个(2013年,保障性住房首次被纳入积分制管理)。共计受理流动人员积分管理申请5.6万余宗,给予10765名流动人员积分入户资格,包括随迁、投靠,预计3万余名流动人员可通过积分制入户中山;给予25530名流动人员子女积分入读公办中小学一年级待遇;本年度积分入住保障性住房受理已结束,目前尚在审核之中。

4.媒体报道及获奖情况

中央政治局委员、现任国务院副总理、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对积分制作出专门批示:“以我的名义分别给珠三角各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写一封信,推荐中山的做法;请各市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这方面的探索。附这份报告。”并于2009年10月亲自赴中山开展专项调研,评价积分制为农民工进城制度设计的有益探索。

2013年4月1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修分促修身”为题对中山积分制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向全国进行推介。2012年5月8日,积分制项目荣获由南方日报社主办的首届“广东治理创新奖。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倪鹏飞指出:积分入户有利于人才引进。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时任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所长郑梓桢说:中山实施流动人口积分制服务开全国之先河。

广东省委党校社科部主任文小勇教授提出:中山市积分入户制度的实施与推广,实现了从管控思维到治理创新的重大变革,是通往善政、最终达至善治的有效尝试,将产生经济的“治理”外溢效应。难能可贵的是,积分制还积极地尝试出全新的公民社会培养体制。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