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思想名人堂 > 正文

毛寿龙:中国事业单位基本状况及改革重点(2)

(五)问题

1、政事不分,职责不清

2、管理模式单一,管理机制僵化

3、管理自主权不到位

4、举办主体单一

5、布局结构不合理

6、机构性质行政化

7、价值取向偏离

8、职能范围无限扩张

9、管理不规范

10、人员流动不正常

11、专业技术职务终身

12、分配激励机制不健全

政府工作报告四个地方提到事业单位改革

·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在事业单位逐步推行绩效工资,健全医务人员等适应 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

·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中央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一般性支出压减5%,各地也压减一般性支出,腾出的资金用于改善民生、发展经济。

三中全会决定提到的事业单位改革

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

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加强社会组织民主机制建设,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

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派驻机构对派出机关负责,履行监督职责。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

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事业单位   毛寿龙   事业单位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