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于党”承继了中华传统武德“保人利主”的价值目标。我军是党缔造的人民军队,忠诚于党、服从党的绝对领导,与中华传统武德要求的忠诚爱国在指向上是一致的。“热爱人民”反映了中华传统武德“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中华传统武德是以“仁”为核心的文化体系,热爱人民,不仅鲜明地表达了人民军队的人民属性,而且是中华传统武德民为邦本理念的直接传承。“报效国家”体现了中华传统武德“精忠报国”的价值追求。从楚庄王的“保大”“安民”、孔子的“执干戈以卫社稷”到《国语》中的“为国者利国之谓仁”等,无不揭示出武德文化核心价值的真谛。“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相辅相成,呼应了中华传统武德“保家卫国”的使命担当、“明耻教战”的价值指向。“马革裹尸还”的献身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烈气节,“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价值担当,“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的忧患意识,为今天军人的“献身使命”“崇尚荣誉”注入了厚重的精神养料。
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忠诚于党与热爱人民、报效国家是统一的,献身使命与崇尚荣誉是一致的,把这五个方面统一规定为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是传统军人价值观的现代昭示,是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资源。
在汲取传统武德精髓中锻造战斗精神
军人的战斗精神,永远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与战斗精神一体两面、互为表里,前者为后者提供价值目标,后者为前者提供实现途径。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整合、凝聚和提升人民军队的“精气神”,需要承继中国传统武德仍然具有旺盛生命力和感召力的价值观念、道德理想和伦理品质,发挥其在锻造战斗精神中的“引路”“铸魂”“输血”和“补钙”作用。
内化于心,深化官兵对中华传统武德的认同。要把学习传统武德作为培育战斗精神的基础性工作,使中华传统武德扎根官兵心底、融入灵魂血脉,引导官兵认清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武德一脉相承、紧密相连。通过对中华传统武德的认知认同,帮助官兵坚定理想信念、聚焦能打胜仗、纯洁思想道德、明辨是非荣辱,强化官兵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担当。
外化于行,推动官兵对中华传统武德的践行。强化传统武德中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号令意识和纪律意识的时代诠释,把学习践行的热情转化为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对军人使命的强烈担当,紧盯对手强化实战化训练演练,集聚培育和践行战斗精神,扎实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特别是利用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时机,激励官兵不畏艰险、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在完成任务中强化为祖国争光、为军旗添彩意识。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