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胜阻、王敏、李洪斌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抓住三个要点:一是将创新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中心环节,最重要的是让企业创新有利可图,通过建立利益补偿机制,让企业“想创新”;通过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让企业“敢创新”;通过推动产学研合作、大小企业合作,让企业“会创新”;通过构建良好的融资平台,让企业“能创新”。二是将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引擎,让农民工市民化,合理布局大中小城市,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三是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新的改革红利,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曹雷、程恩富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论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经济全球化,一方面是全球要素流动的加快和经济联系的紧密,另一方面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的扩张。因此,融入全球经济的我国经济面临较大风险。要减少这种风险,就要使经济向“充分自主型”发展方式转变。首先是完善劳动力、资源和环境的价格机制,激励自主创新;其次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制为主导;最后是有效控制市场、资源、技术等的对外依存度,控制外汇储备的量。
卫兴华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创新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创新因素的作用不断增强。目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方面具有紧迫性,因为我国之前的增长主要是粗放式的要素投入增长,而这种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我们现在不仅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甚至劳动力也开始面临约束;另一方面正迎来历史机遇期,因为大的经济危机之后往往会出现科技革命,我国只有着力创新,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机遇,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近代以来的落后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