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打开网络新闻或电视新闻栏目,一些聚众斗殴、故意伤害甚至杀人等恶性事件的报道一再上演,其中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就是典型的极端化现象。
极端化现象不能简单地用“报复社会”来解释
一些人在工作、生活、个人情感上会遇到失败、挫折和其他困难。他们感叹人生不济、世事难料,他们的心中会淤积各种不满、沮丧,甚至仇恨。一旦这些不满、沮丧和仇恨被特殊事件激发,就有可能爆发出来。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些有着极端行为者,可能是曾经的挫折者或失败者,是广义的心理不健全者。极端化现象并非只发生在社会下层,一些国家公务人员、教师、职场经理人或其他有地位和身份的人,同样有着令人不齿的行为。一些人因为事业的意外成功,便把自己视为特殊人物。他们把自己看成是容不得别人冒犯的人。他们无视法律法规,无视社会良俗。他们目无法纪,以为自己可以用手中的社会资源、权力、金钱等摆平一切。由于自己所谓的成功,他们没有尊重他人的心理准备。他们的存在、他们的言行,对别人来说就可能是一场灾难。
为此,要从社会深层去挖掘极端化现象的根源。在过去三十多年里,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然而,中国的繁荣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中国的社会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急剧变革和转型,改革开放的成果没有均等地为所有中国人民所分享。拥有(特殊)权力、资本和财富的少数阶层分享着甚至垄断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成果。权力、资本和财富过于集中,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分裂。人们在政治地位、社会身份、文化教育和经济收入等方面都存在着重大差距,在核心城市和偏远乡村之间,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之间,在经济收入和财富来源、就业和教育机会、医疗、养老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这种差距和不平等正在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其次,社会存在着一股暴戾之气。各种社会抱怨、不满和愤恨任意地、无目的地向四周漫延,寻求自以为合理或正当的宣泄。一些人在遇到社会摩擦时,稍不如意便恶语相向,继而拳脚相加。无论对手是谁,施暴者只求一时痛快,全然不顾后果。这对中国社会的稳定造成了一定危害,给中国社会管理带来了挑战。
第三,中国改革开放产生了一支庞大的行政官僚队伍,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受惠阶层,他们倾向于坐享其成,维护已经拥有的一切,反对进一步的社会改革。在缺乏民主监督的情形下,拥有权力的上层官僚和拥有资本的下层社会精英很容易实现共谋,完成权力和资本的交易,牺牲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在政治、经济、司法、教育等领域,在现有行政官僚体制下,不同利益群体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维护着将给他们带来稳定的既有利益。相反,社会动荡将对其利益构成最大威胁。因此,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名,反对可能带来社会动荡的任何社会变革成为其正当理由。这是权力和资本代理者竭力反对社会变革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