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农工党中央宣传部主任科员顾建军:我相信中央反腐倡廉的决心是不会改变的,老百姓对腐败现象是不答应的,反腐倡廉一定会坚持到底。纵然腐败分子耍花招、找对策,但随着反腐倡廉机制的日益完善,制度化、法制化的确立,各种漏洞都会被补上,想找到空子、找出对策越来越难,中央整治官风一定会见成效。
制度建设能否跟得上
湖南省衡阳市委讲师团成新平:让一切回归正常,必须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党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各级党员干部只有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加强党性修养,摆正公私关系,增强使命意识,强化责任担当,从思想上摒弃“特权情结”,杜绝“慵懒散”,做到公款姓公,一分一厘不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不私用,真正把为民服务的理念植根于脑海中,融入到血脉里,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让一切回归正常,必须完善标本兼治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不愿腐的自律机制、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避免“一阵风”式反腐,不断完善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常抓不懈,从源头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在制度上引导和督查党员干部清廉自守、干净干事,自觉抵御各种诱惑,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以党性修养塑造人性之美,以党纪国法纠正行为之偏,以理想信念补强精神之“钙”。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湖北省某市街道办事处干部:制度建设是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可能通过几次活动就能形成,当前,中国处于快速转型期,而恰恰很多问题发生的根源就是制度性的,需要完善制度是肯定的,但不可能这么简单,这么迅速就能将制度建设跟上。当然,我们不能就此失去信心,因为,官风的整治毕竟是个开端,是长期制度建设的开始,也算是万里长征开始了第一步,对此,我们要有期待,而且,要给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一些时间,做什么事都不能急于求成,那样欲速则不达。
会不会因此形成一轮官员下海潮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姜玮:流水不腐,一个正常的社会也是如此,如果公务员系统只能进不能出,说明这个体制是僵化和没有活力的,是与现代社会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中国几千年沿袭的官本位文化目前还是大有市场,整体上来看,公务员社会地位比较高,工作稳定,保障性也好于很多其他的职业,对于几百万的公务员队伍来说,几个甚至几十个人的退出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从统计的角度来看,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只不过恰好赶上了新时期的反腐败形势,经过媒体传播放大了,让人产生了“下海潮”的错觉,部分公务员声称要“下海”,也更多是发发牢骚式的调侃和吐槽,真正行动的并不多。当然,正常阳光的工资增长机制建立也很有必要,但是有一个现象必须要警惕,即为“既然捞不到好处,我也不干活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会不会更为严重,公务员干活的激情和动力会不会弱化,进而导致改革发展步伐的放缓,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治理官风、官气,正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反腐败不是既得利益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战场,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办法,是不断消除滋生腐败的体制弊端,包括让制度刚性良好运转、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以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彰显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性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