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简析拆迁政策执行中的基层治理创新

—以成都市金牛区曹家巷为例

【摘要】现今拆迁政策执行问题已经成为地方的矛盾突出点,拆迁执行矛盾频发。而成都市金牛区在曹家巷拆迁中,在执行成都市北改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基层治理创新来进行拆迁改造,妥善地化解拆迁矛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视角对曹家巷拆迁政策执行中的基层治理创新进行论述分析。

【关键词】拆迁政策执行 基层治理创新 新公共服务理论

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治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协调与控制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①。现今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分工的复杂化,社会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以及人们的独立性、自主性不断地发展,使政策执行变得更加困难与复杂,新的执行矛盾—拆迁政策执行所导致的政府与民众的矛盾层出不穷。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拆迁政策的过程中以政府的经济收益与拆迁效率为先导,强调经济增长而忽视了民众的公共利益,漠视了群众的诉求,并只以政府或企业为拆迁执行主体,无视民众的参与意愿,导致强拆事件大量产生,干群关系紧张,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于是改变执行理念,化解拆迁矛盾,探索新的拆迁执行模式就成为政府所面临的重大任务。

本文中笔者介绍成都北改的基本政策、曹家巷的基本状况与金牛区在执行北改拆迁政策时在曹家巷所面临的问题,并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视角,从成立自治改造委员会建立多元执行主体、制定拆迁补偿方案过程中更注重群众公共利益、政府转变职能与注重服务这三个方面总结分析曹家巷在拆迁政策执行中的基层治理创新。

新公共服务理论

成都市金牛区在曹家巷拆迁政策执行中的治理创新措施与新公共服务理论不谋而合,新公共服务理论学说可以概括为以下七点:

第一,要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政府应该分享权威与减少控制,并且应该相信合作的功效②。公务员不是要仅仅关注“顾客”的需求,而是要着重关注公民并且在公民之间建立起信任与合作的关系。

第二,重视公民权和公共服务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政府治理要以包括公民与行政官员在内的相关各方之间开诚布公的会话为基础,政府官员要分享权力,重视社区民主,促进社区民主自治发展,通过人民来工作,要将其在治理过程中的角色重新定位为负责任的参与者,致力于为社会做出有益贡献的公务员和公民能够比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更好地促进公共利益。

第三,政府要以公共利益为目标,而不是副产品,公共行政官员必须致力于建立集体的、共享的公共利益观念,公共利益也超越了个人自身利益的聚集,要通过广泛的对话和公民参与来追求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利益。政府还有责任确保经由协商、共同决定的程序而产生的解决方案完全符合公正和公平的规范,确保公共利益居于主导地位。

第四,思考要具有战略性,行动要具有民主性。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满足公共需要的政策和方案可以通过集体努力和协作过程得以最有效并且最负责任地实现。政府要激发人们重新恢复原本应有的公民自豪感和公民责任感,从而增强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愿望,为满足公共需要的政策和项目可以通过集体努力和合作过程得到最有效并且最负责的实施。

第五,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服务,而不仅仅是掌舵。公共行政官员的角色要从控制转变为议程安排、把人们带到“桌子旁边”坐在一起,为促进公共问题的解决进行协商、提供便利,并且以一种承认在一个民主系统中有多种复杂层次的职责、伦理和责任的方式为公民服务。

第六,承认责任并不简单,公务员应该关注的不仅仅是市场,他们还应该关注法令和宪法、社区价值观、政治规范、职业标准以及公民利益。

第七,重视人,而不只重视生产率。公共组织及其所参与其中的网络基于对所有人尊重而通过合作和共同领导来运作的话,从长远来看,它们就更有可能取得成功③。

成都市的北改政策 

成都市北部地区是成都的老城区,由于成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优先发展城南、城西的战略,城北未得到有效发展。城北地区聚集着大量老国营工厂家属区,这些家属区房屋老旧,已经成为大片的棚户区,成都的火车站、汽车站与很多专业市场也坐落在此。城北交通拥堵、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形态老旧,已经成为成都“脏乱差”的典型。为了改变成都“北乱”的现状,2012年成都开始了北改工程,北改的基本方针为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主体、群众自愿”的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挥基层组织作用,鼓励社会资金参与,高质高效推进“北改”工作。成都市也将曹家巷选为执行北改政策进行拆迁改造的第一个项目,作为北改工程的开始。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晓]
标签: 基层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