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应当按照中央的部署,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入手。近些年来,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当数腐败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问题,而政府职能转变则是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顺利发展的突出问题。从解决这些问题入手,让人民群众对我们党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和动作看得见、摸得着,可以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二,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在政治上当家作主的主要制度平台,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要着手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层面的协商,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人民代表大会内部的协商等;一个是基层的民主协商。发展基层民主,各级党组织要加强指导,提上日程、认真规划、精心组织、善于指导,领导人民群众探索民主自治的新途径、新形式、新方法,引导基层民主在健康、理性、合法的轨道上向前发展。要进一步健全基层群众自治的选举体制。最重要的是用法律规范基层民主,使其在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上展开。第三,建设法治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法治建设一体化,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整体推进。一方面,国家权力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运行,制约国家权力,另一方面,全体人民群众要尊重法律,认真知法、守法,自觉投入法治社会的建设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具体的任务就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这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第四,党内民主与国家民主、社会民主形成联动机制。在我国,推进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民主首先要搞好党内民主。由于我们党是执政党,在整个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党内民主生活状况直接影响国家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发展程度。所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完善党内民主对于发展中国的民主政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五,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无论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还是进一步解决经济、政治、社会等主要矛盾和问题,最后都与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关。必须不断调整原有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适应民主和法治建设的要求。第六,党必须加强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组织和领导。作为中国的领导核心和执政主体,党能否有高超的政治领导水平、娴熟的政治领导艺术,关系到改革的成败。改革正处于深水区和攻坚期,各级党组织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做得好。党必须善于统筹改革全局。要协调改革中出现的摩擦,制定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政策,允许、鼓励地方、部门从各自实际出发,在中央统一布局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探索自己的新途径。总而言之,时代和历史把沉重的使命放在了中国共产党及其各级领导干部肩上。中国的事情要办好,关键在人,关键在党。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科学决策,还取决于全党同志真正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扎扎实实、埋头苦干。(记者谭怡 史冬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