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学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主要研究领域: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问题。曾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课题研究,主要著作有:《改革中的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和《三农论》等,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曾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多次。目前仍主持国家社科重点课题《中国国情丛书——百村经济社会调查》、《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等。
1982年夏天,我请吴象同志为关于包产到户调研的文集作序,他在序言中说:“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最近在一次会上指出:从1979年到1981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18%,平均每个农民的收入增长66%,这是我们国家农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甘肃人民出版社出书的时候,编者把这本书就定名为《农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农村发展的三个“黄金时代”
近几年,我到各地农村去调研,听老农民、老村干部忆古论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老农民们有一个共同的说法,他们普遍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发展有两个时段是最好的。一是1949年到1955年,二是1978年到1984年,近几年也很好。
查阅文献资料可以证明:老农民们说的是真实的,他们讲到的两个6年,确实是好的。
1949—1954年,粮食从1949年的2264亿斤增加到3679亿斤,增加1415亿斤,平均每年增加283亿斤,每年递增10.2%;棉花从890万担增加到3038万担,平均每年增加430万担,每年递增28%;农业总产值从326亿元增加到575亿元,平均每年增加50亿元,按可比价计,每年递增9.9%(因为没有1948年的数据,只能用1949年的做基数)。
1978—1984年,粮食从1977年的5655亿斤增加到8146亿斤,增加了2491亿斤,平均每年增加356亿斤,每年递增5.4%;棉花从4098万担增加到12516万担,增加8418万担,平均每年增加1203万担,每年递增17.3%;农业总产值从1339亿元增加到3755亿元,按可比价计,平均每年递增9.6%;农民年人均收入从117元增加到355元,平均每年增加34元,按可比价计,每年递增15.1%。
这两个6年,粮食及主要农产品连续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逐年大幅度递增。具体分析原因,第一个6年是全国解放,农民翻身做主人,实行土地改革,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政通人和,带来了连年的增产增收。第二个6年,农村率先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土地的经营自主权,得到了实惠,重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党群干群关系改善,社会安定和谐,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两个6年,都可以称为农村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此之后,因为各种原因,其余近30年里连续增产增收都没有超过3年的。老农们说的“近几年也很好”,是指2004年以来,党中央重新恢复每年开一次农村工作会议、发一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做法。就是从2004年开始,国家宣布减免农业税,给种粮农民直补,对购买良种和农机等实行补贴,大量增加对农业的投入。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几年,每年都有新的强农、惠农政策出台,实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方针。从2004年开始,农业上粮食和主要农产品连续增产,农民收入逐年增加,今年已经是第六个年头了。
2004—2009年,粮食从2003年的8614亿斤增加到2009年的10665亿斤,增产2051亿斤,平均每年增加342亿斤,每年递增3.6%;棉花从9720万担增加到15240万担,增加5520万担,平均每年增加920万担,每年递增6.6%;农业总产值从29692亿元增加到54471亿元,按可比价计,平均每年递增6.7%。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2622元增加到2009年的5046元,6年增加了2424元,平均每年增加404元,按可比价计,每年递增7.5%(2009年数据根据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蓝皮书》发布的预测数据推算)。
从2004年开始,中国的农业已经连续6个年头大增产,农民收入也连续6年大增收,中国农村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三个“黄金时代”。与前面两个“黄金时代”相比较,这6年的粮食、棉花、农业总产值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诸项的增幅都小于上两个6年。这主要是因为,增长起点的2003年基数已经比较高了,所以增幅就比较小,但每年增长的绝对数很大。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年共计增加2424元,平均每年递增404元,比1978—1984年6年增加的总和还多。两个“黄金时代”的间断,都因为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大好形势下,有关方面改变了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到第六年就结束了,重新陷入农业徘徊不前的局面。这次不同,今年遇上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有大批农民工下岗失业回乡,加上气候失常、干旱严重,又有畜疫侵袭,形势不容乐观。党和政府沉着应对,坚持强农惠农政策不动摇,并且出台了诸如“国家新农保”等重大政策,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推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量增加支农资金、提高小麦等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保障了今年农业继续丰产,农民继续增收。现在全国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部署正在持续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速发展,农村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正在逐个解决,农村社会稳定,农业农村的形势很好。从发展趋势看,这次实现的第三个农村发展的“黄金时代”与前两个时期相比较持续的时间会更长,创造的成绩会更加辉煌,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意义将更加宏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