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外思潮 > 正文

新民主主义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中的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在我们确立关于资本主义正确认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我们已经获得的关于资本主义正确认识的思想来源之一。对于现阶段我们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现代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它所创造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从国内的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实行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存在、共同发展的方针,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近几年的统计,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内的“新阶层”人数已达7500万,掌握或管理着10万亿左右的资本。全国个体私营经济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1/3,部分地区达到80%以上。它既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者,又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有力促进者。国家每年1/3的税收、40%的进出口贸易都是来自非公有制企业;改革开放以来,约有70%的技术创新、65%的国内发明专利、80%以上的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其中95%以上是非公有制企业创造的。新社会阶层人士还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参与者,他们在扶贫开发、人员培训、社会救济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与私营企业相比,原有的国有企业,由于产权关系不明晰,加之经营不善,多数处于亏损状态,必须按照“抓大放小”,实行股份制的办法进行改革,提高效率,增强活力,才能真正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改制以后,国有经济的比重已下降至23%,但其生产总值比过去增多了。所以,在国企和私企的比例关系上,要转变观念,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深化国企改革,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曾从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上批判了“姓社姓资”的思维定势,强调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从理论上承认私营经济和私人企业主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由此可见,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为中国改革开放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石。

新民主主义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它是以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理论指导的。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中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阐述,孕育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其要点包括: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新民主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社会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必然趋势;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能够协调人民内部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关系和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使之各得其所、和谐发展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实行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形态是以国营经济为领导力量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实行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基本要点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新民主主义政治结构、经济结构以及文化结构都孕育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它们是邓小平理论中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政治、经济、文化、党的建设基本内容以及科学发展观中关于统筹兼顾根本方法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最主要、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

总之,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理论以及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模式,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提供了理论的参考和实践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加以借鉴、吸收和发展的。尤其是在今天,现代化、民主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新民主主义论中关于争取人民民主自由的思想以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对民主、自由、人权等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认为民主、自由、人权等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并且结合中国实际付诸实践,对于我们今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应该借鉴和吸收当年新民主主义建设的经验,继续发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宝贵精神,进一步深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作者系中共荆门市委常委、高新区工委书记)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金芳]
标签: 新民主主义   理论价值   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