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与美国广播公司联合做的最新民调显示,奥巴马的支持率陷入低谷,国会多年来对共和党保持的优势也在消失。一年来,美国两党持续斗争,引发多次财政危机,并导致联邦政府部分关门数日,奥巴马力推的几项政策主张也因党派之争而搁浅。“混乱的”民主让美国民众只有失望和无奈。政党纷争再次“绑架”了民主,老百姓听到的是无休止的激辩。
大西洋彼岸的欧洲也泛起一片杂音,历时4年之久的欧债危机拦住了欧盟一路向东的步伐。特别是广大民众中的“疑欧”思潮蔓延,对欧洲一体化进程构成不小的冲击。经济、政治都无法齐步走的欧盟让欧盟人对未来更加缺乏信心。如何争取用一个声音说话,欧洲需要形成一个超越民族国家的全新治理模式,但各成员国的现行政治体系并不愿意接受这种“权力过渡”。
美国 “自由竞争”较量“追求平等”
11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旧金山就推进移民改革问题发表演讲时,他身后一位年轻韩裔人士突然大声打断他的讲话,就美国驱逐无身份文件移民的问题向他发起责难。入主白宫以来一直誓言移民改革却未获突破性进展的奥巴马,只能以“这是一个法治国家”来回应,脸上不禁现出几许无奈。今年以来,在面对关塔那摩监狱为何迄今尚未关闭、联邦政府为何被迫部分关门、医保改革为何推迟实施等问题进行强辩时,奥巴马的脸上多次现出类似的无奈。
无奈,这是2013年美国踉跄着继续从“神坛”跌落的标志性表情。“美国不能总是被人为制造出来的一个又一个危机牵着鼻子走”,奥巴马年初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时的警告不幸成谶语。
今年10月美国联邦政府部分停摆闹剧凸显自由竞争与追求平等这两种思潮较量的激化。美国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沃土,这一思潮的主要代表者威廉·萨姆纳曾言:“我们只能在二者之间选择:或是自由—不平等—适者生存;或是不自由—平等—不适者生存。前者把社会带向进步,使其优秀分子受益,后者把社会推向下坡路,使最劣等的分子受益。”2013年,在债务深重、经济复苏乏力、社会加剧两极分化的背景下,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在美国强力反弹。共和党人尤其是以茶党自居的共和党势力更加强调自由竞争和私有经济、反对政府干预及“大政府”、抵制将《患者权益保护和可负担医疗服务法》签署成法等社会变革,使在价值取向上更关注社会平等的奥巴马政府面临一个又一个危机,并最终导致联邦政府部分关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