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习近平改革思想的价值高度(2)

核心提示: 公平已经提到了改革的价值高度。系统部署的各领域改革举措无一例外地都在向着“公平”发力

改革的价值高度

基于对改革和发展内在规律的正确把握,顺应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祈盼,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明确了改革的方向、总目标、重点领域、核心问题,系统部署了“五位一体”的全方位改革任务。其改革部署,不仅有理论高度,而且具有实践上的可操作性。既继承了以往改革积累的成功经验,又根据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要求有所突破。是新时期党带领全国人民破除顽瘴痼疾、坚定走中国道路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改革的重点,这次改革部署也不例外。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也符合我国改革发展所面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新一轮改革有所突破的是在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点的同时,又在以往政治体制改革成就的基础上系统、缜密地部署了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其具体改革举措针对性强,都是针对现实中有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积弊提出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在于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从而破除各种藩篱和顽瘴,进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现阶段,能否顺利搞好经济体制改革,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正确把握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关键。这两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贯彻始终的重要课题。自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之后,党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就随着改革实践的不断推进而逐步深化。《决定》把这对关系作为“核心”并将市场的“基础作用”重新定位为“决定性作用”,是一个理论突破。这一新定位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明确提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通过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其目的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虽然没有直接表述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但显而易见,公平已经提到了改革的价值高度。系统部署的各领域改革举措无一例外地都在向着“公平”发力。无论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 “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还是为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而“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是“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以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还是“按照统一税制、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的原则”以完善税收制度;无论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以“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还是“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无论是“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还是“建设法治中,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等等。公平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价值被空前地突出出来。

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如果说30多年前改革的主要障碍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的话,那么如今的改革障碍则主要来自于“利益藩篱”。“除痼疾”之艰、“破藩篱”之险,前所未有。改革的关键时机,转型的重要机遇机不可失,回头是死路,西化是邪路,停滞没有出路。

(作者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编/艾芸

注: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字样。书面转载请联系010-65363752或邮件至rmlt@rmlt.com.cn。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潇爽]
标签: 习近平   高度   思想   改革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