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思想交锋 > 正文

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影响力(2)

加强意识形态主导对巩固党执政力的作用

意识形态可以自觉、直接、系统地反映出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形态,是以一些利益机构或阶层对自身利益的深入了解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思想体系。它是特定阶层或社会团体基础利益的体现,并在文学艺术、哲学、道德、宗教以及法律和政治思想等形式中表现出来。加强对意识形态的主导,并提升党对意识形态的影响能力,对巩固党的执政能力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加强对意识形态的主导可以防止不良文化侵袭,培养人民的判断能力,提升党的引导力。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任何国家在进行阶级统治的过程中,都会不断地发展处于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以及社会主义国家都将加强对意识形态主导当作重要的竞争条件,一些西方国家不但在国内加强对意识形态的主导,还在不断地向其他国家进行渗透。例如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使用过各种方式来宣传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和苏联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美国开始针对中国制定了“西化、分化”的战略措施,其目的是推倒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视为精神支柱的共产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想,逐步降低党对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从而使共产党失去对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加强对意识形态的主导可以通过倡导合理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使公民可以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进行妥善的处理;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思想进行高度统一,可以对敌对势力制定的“西化、分化”的不轨图谋进行有效地抵制,从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并确保党的政治指导地位。

加强对意识形态的主导可以协调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确保社会的稳定,增加党执政的稳定性资源。在党的执政能力中,调节利益的能力是其中的关键部分。在现代民主的条件下,执政党的功能是其可以作为社会和国家有机联系的中介,这也是其存在的重要价值。其通过整合机制和利益调节,可以将一些多元化以及各种分散的社会群体利益进行整合,从而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此外,通过行使国家政权,以实现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在调节利益的过程中需要多样化的手段,而意识形态工作的作用就是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对自身的利益形成明确的认知,并以实现自身利益为目标而努力奋斗。虽然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根本利益是相同的,但是现实的利益关系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并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繁荣,利益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同利益关系之间存在的矛盾也日益显现。意识形态工作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义利观,使人们掌握正确的观点和方法,从而对整体利益、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以及集体利益间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此外,意识形态工作还能正确地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利益观,以确保人们很好地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以及暂时利益和根本利益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正确引导使人们形成奉献观,让人们能充分利用精神利益协调好利益关系。

意识形态工作可以产生凝聚力,让人民群众在党的旗帜下努力奋斗,实现党的政治纲领。具体来说,党的执政能力就是指确保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党的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以及团结人民群众依法管理社会和国家的事务的本领。由此可见,党的执政过程事实上就是带领、组织以及教育群众的双向互动过程。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可以使人民群众的意识与党的奋斗目标保持一致,并为了共同利益而努力奋斗,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产生成就感,从而坚定自身的信念和信仰。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意识形态都具有相同的思想先导作用,这种作用是指引政治或社会共同体成员前进的思想标志。对党而言,意识形态工作可以从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上去掌握其对于参与政治的欲望,可以将党的思想理论逐渐转变为创造性实践的过程,并通过执政党成员的示范行动将思想理论转变为社会的主流行为规范,以法律为基础条件,将社会中存在的多样化的行为纳入到主流行为规范中。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帆]
标签: 主导权   影响力   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