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4)

本质、特征、源泉与途径

一要加强党内民主理论研究,发展党内民主。要加强党的建设理论的自信,就要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理论研究。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基本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党内民主没有保障,势必影响党员对党的理论和制度的认同感,影响到党的机体的活力。民主不足的结果必然是体制僵化、特权腐败思想盛行和个人崇拜滋生。要坚定理论自信,必然要在党建理论上下功夫,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研究。

二要加大反腐理论研究,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腐败同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水火不容。腐败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就难以建立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没有人民群众的信任,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就无从谈起。反腐必须要靠制度。制度建设要有理论指导和支撑,需要加强对反腐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纵深研究。在反腐制度设计问题上,应借鉴香港的反腐理念,不惜代价反腐。

要在理论宣传上,想法设法让理论深入群众。理论自信植根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想取得成功,离不开人民群众。理论只有深入群众,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力量,才能不断获得自信、增强自信。这就要求我们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教育队伍建设。

一要提高宣传教育队伍思想素质。教育者先受教育。这就要求宣传教育队伍是一批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知识分子。加强宣传教育队伍建设,要进行分类思考。对于党员干部队伍,一定要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党的思想建设。确保党员干部思想不变质。对于教师队伍,应该严格把好关,建立有效机制,培养造就一批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坚定信仰的教师队伍。要通过培训交流,不断健全在岗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二要研究宣传教育方法。对于宣传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实际上是对宣传教育对象的研究。只有研究了宣传教育对象,才能找到适合宣传教育对象的方式方法。在实际宣传教育工作中,重理论轻实践、重宣传轻教育、重内容轻方法和重形式轻效果的情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研究宣传教育方式方法,要求党员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党员干部要接地气,办实事,说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给群众看得见的实惠;教师则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听其言、观其行,实现宣传教育目的与宣传教育手段、理论语言与生活事件的有效结合。

(作者为淮阴工学院思政教学部讲师、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传播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CKS026)

【注释】

①陈锡喜:“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12期(上),第6页。

②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5页,第50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5页。

④《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33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6页。

⑥本刊记者:“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陈学明”,《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9期,第16页。

⑧《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8页。

⑨黄明理,力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自信与信仰研究”,《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第37页。

责编/于飞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帆]
标签: 中国   社会主义   特色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