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相比较,您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一经诞生,就在本质上超越了资产阶级民主?
闫志民: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尽管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但它在本质上能够超越资产阶级民主,是一种比资产阶级民主更高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首先,它彻底摆脱了金钱对民主的操纵,确保广大人民群众享有真正的民主权利。资产阶级民主的最大问题,是人们的民主权利原则上是平等的,而实际上是不平等的。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金钱对政治的干预和操纵。在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产阶级只占人口的少数,但他们掌握着社会的大部分财富,主要靠金钱的干预,掌握着国家权力,维持资产阶级的统治。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说这些国家的民主,无论它在表面上看来如何公平,也无论它如何自我标榜,实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完全平等的政治权利。由于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上还存在着各种影响人民群众平等行使民主权利的各种因素。但我们正在做出最大的努力,不断消除这些因素,尤其是坚决排除金钱对选举的操纵和金钱对政治的干预,根除贿选、行贿等不法行为的存在,从根本上保证人民享有真正的民主权利,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超越资产阶级民主,成为比资产阶级民主更高类型民主的关键所在。
其次,把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弥补单一的选举民主之不足。选举民主是民主的主要方式,因为它体现了民主的根本要求,按多数人的意愿决定问题。但是选举民主也有其局限性,这就是多数人意见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有时真理往往是在少数人的手里。我们把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结合起来,就可以弥补选举民主在这方面的不足,通过政治协商充分听取多方面的意见,特别是反对方面的意见,使我们的决策尽可能符合实际情况,从而实现民主决策与科学决策的有机统一。同时,我们在尊重多数人的利益的同时,尽量照顾到少数人的利益,在体现多数人的意愿的同时,也考虑到少数人的关切,这样才可以代表最广大群众的利益,把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实行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结合,显然更有利于达到这个目的。
记者:协商民主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发展协商民主作了新的部署和要求,请您谈谈对此的看法。
闫志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强调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提出要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拓宽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协商渠道;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体系,规范协商内容、协商程序,拓展协商民主形式,更加活跃有序地组织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这些,都有利于完善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民主政治建设。
记者:除了选举制度不同以外,我国和谐的政党关系与西方竞争型政党关系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请问,和谐的政党关系与竞争的政党关系相比,有什么优势?
闫志民: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各垄断集团之间在经济上是靠市场竞争决定胜负的,在政治上是靠政党竞争决定胜负的。而在政党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是几年一次的大选,是在议会或其他权力机构中的投票。因此这些国家都十分重视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对他们来说是无足轻重的。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当然也是首先实行选举民主,但我们党历来也重视协商民主。在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一直以平等协商的方式与各民主党派进行交往,新中国就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由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代表通过民主协商决定成立的。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无论是在人民政协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时期,还是在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以后的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始终坚持在决策过程中与各民主党派进行协商,人民政协始终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协商民主同选举民主有机结合始终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这比起西方国家只重视选举民主,无疑具有巨大的优势。
用和谐的政党关系取代竞争的政党关系,避免了由政党竞争所引起的社会震荡和社会分裂。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一个根本性的区别,是资本主义是一个阶级社会,存在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政党竞争是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集中表现。而社会主义已经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社会和谐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它使我们有可能超越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和谐的政党关系。和谐的政党关系克服了西方国家竞争型政党制度的缺陷,在政党关系上实现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是一种合作共赢的政党制度。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在多党合作中发挥先锋作用,凝聚作用、协调作用、模范作用,使我国的多党合作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他们代表着各自所联系的社会阶层,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参政议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政党制度既充分发挥了各个政党的作用,又保证了社会的团结统一,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实现共同的社会理想而奋斗,从根本上避免了资本主义国家政党争斗所产生的各种问题。
刚刚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完善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意见。中共中央根据年度工作重点提出规划,采取协商会、谈心会、座谈会等进行协商。完善民主党派中央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制度。这是我国和谐政党关系的最新发展。
记者:受西方大力鼓吹资产阶级民主的影响,有些人认为,中国也应该搞两院制,也应该搞三权分立,您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闫志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对资产阶级议会制和三权分立的超越。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种制度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并直接行使立法权,行政机关的行政权、政法机关的司法权都是人民代表大会赋予的,它们都要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和监督。这种制度既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国家一切权力归人民的社会主义性质,而且把权力的分工与统一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片面强调分权所带来的统一性不足的问题。同时还需要指出,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它把民主与集中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充分发扬了民主,又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这就克服了西方国家片面强调权力制衡,各权力机构之间互相扯皮、效率低下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这方面的优越性。他说:“我们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而这种改革又不能搬用西方那一套所谓的民主,不能搬用他们的三权鼎立,不能搬用他们的资本主义制度,而要搞社会主义民主。”他还说:“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这个方面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保持这个优势,保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这个问题也有最新回答。全会提出,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提高立法质量。健全“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制度,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加强人大常委会同人大代表的联系,通过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完善人大工作机制,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这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指明了方向。
记者: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然而,社会上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把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对立起来,请您分析一下为什么说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从根本上是有机统一的?
闫志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超越资产阶级民主,还表现在共产党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上。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三大基本要素,充分发挥这三大要素的功能作用并实现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优势所在,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和如何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中,成功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特点和优势。为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定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呢?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是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的,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利益,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够把全国人民团结和组织起来,共同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因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当然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发挥领导作用,决不是要代替人民当家作主,而是为了使人民更好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也决不是要谋求一党一派的私利,而是为全中国各阶层人民谋利益。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那种认为党可以代替人民当家作主,由党的机关包办代替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的任务,或者把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对立起来,以为党的领导会妨害和削弱人民当家作主,试图反对和取消党对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的领导,都是错误的。
同样,党的领导也是为了更好地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共产党的作用是领导人民制定法律,并在法律颁布后带头遵守法律,这些都是为了使法律制定和实施得更好。而且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实行的是依法治国方略,自己的政策和主张都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变为国家的法律制度。应当说,有了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群众能够更好地行使国家权力,宪法和法律得到了更好的制定和遵守。这正是当今政党政治在中国的成功运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超越资产阶级民主的重要表现。但是一些人却要开历史的倒车,宣扬在中国搞西方所谓的宪政民主,他们刻意地把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对立起来,与法治国家对立起来,其要害就是打着所谓“宪政”的旗号,取消共产党的领导。而一旦共产党的领导被取消,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就失去根本保证,中国民主政治的社会主义性质乃至整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就可能发生改变,苏东剧变的历史在这方面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决不可掉以轻心。所以我们与他们的分歧,不是要不要实行依法治国问题,而是要不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依法治国问题,不是要不要建设法治国家问题,而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还是建设资本主义的法治国家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