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平说,高校在大学教育期间,也应倾向于大力倡导学生的多元化择业能力和多元化的发展规划,使大学生一味地追逐考研、考公务员的过热现象变为正常的温度。
价格杠杆分配公共资源?
吉林某大学相关老师表示,“学习包厢”每年800元的租赁费,主要依据2006年吉林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教育收费管理的若干规定》,将研究生学习期间使用费规定为50~80元/月。据走访,吉林省内设立图书馆包厢的其他高校收费标准也大致相同。
“我们认为一年800元钱的费用还是能够接受的。对于家庭条件好的同学,800元钱都不够一个月的生活费;对于条件差一点儿的同学,如果要考研,花800元钱也是值得的,毕竟重新复习一年的费用更高。”3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同学意见统一。
“图书馆本来就是属于学生的,包厢占用了学生的公共资源,还要向学生收费,这是对我们个人合理权益的侵占。”对于图书馆的收费包厢,也有同学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付诚认为,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资源,首先就是为公众服务的。改变公共资源为少数学生服务,损害的当然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利益,对公共资源的这种操作有违公平。如果高校未将从中获取的利益用于对公共资源的改善,而是为少数人所操纵就更不应当了。
据查阅报道,烟台大学图书馆也曾在2011年设立过收费的“学习包厢”,标准为每月2元。在一片争议声中,校方责令图书馆取消了“学习包厢”收费,并做好已缴费用的清退工作。而在广东的一些高校,类似的学习包厢采用的是缩短使用周期、组织审批推荐、摇号等方式进行分配,且完全免费。
王会平说:“高校设置的‘学习包厢’,一旦收费,就会让金钱去分配座位,让有钱的学生长期霸占着包厢。即使要设立包厢,也应采取更好的分配办法,比如以学期为时间单位进行动态化管理,按比例分给各个院系,各个院系可根据学生成绩和学习态度等进行评分分配,其目的就是让爱学习的同学享受环境优雅的独立空间,这也是对学生努力刻苦学习的一种激励。”(光明日报记者 曾 毅 光明日报特约记者 任 爽 光明日报通讯员 刘志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