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中国共产党重要历程与转型节点摘编(1921-2013)

中共一大宣告党的诞生

中共二大:首部党章的制定

中共二大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区分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制定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

中共五大:提出了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组织原则

中共五大明确规定实行民主集中制,提出“中央应该强毅地实行集体的指导, 从中央省委以至支部”。

南昌起义:党领导军队的开始

1927年,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三湾改编: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改编中最重要的措施是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形成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开始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古田会议: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确保党的先进性

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第九次党代会,即古田会议。会议决议所规定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这一独特的党的建设的道路。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国历史第一部人民民主宪法

1931年11月7日—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举行。大会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等文件,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

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

1940年3月6日,中共中央发出 《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指示,指出在抗日民主政权中,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应各占三分之一,后概括为“三三制”,这是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组建政权的重要实践。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出中国必须经过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理论解决了中国落后的经济状况与中国共产党远大政治目标之间的矛盾。

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

1949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这为党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成为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各级人民政权,稳定了经济秩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八大: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1956年,党的八大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七千人大会”: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

1962年,中共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会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58年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纠正了“大跃进”以来工作中的错误。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 建 袁 静]
标签: 中国共产党   节点   历程   转型   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