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2015习近平经济思想新境界

核心提示: 2015年间,按照贯彻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习近平经济思想蔚然展开,得到多方面的丰富、拓展。2015年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新境界,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智慧”。

【摘要】2015年间,按照贯彻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习近平经济思想蔚然展开,得到多方面的丰富、拓展。2015年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新境界,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智慧”。

【关键词】经济思想 发展理念 政治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7月,习近平在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2015年11月,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从“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到发展“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体现了2015年习近平经济思想发展的新境界,闪烁着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智慧”。

经济思想的问题意识和根本立场

强烈的问题意识与“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结合,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基本方法论

2015年新年之际,习近平就提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呼声。”从实际的和现实的经济关系和经济问题出发,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当前的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主张的坚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倾听人民的呼声、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主要方法和根本立场。

“要直接奔着当下的问题去,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当下的经济问题主要在于: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面前,如何集聚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于重点领域,力求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总体跃升;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冲刺中,如何准确定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住房、医疗等民生问题,切实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使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如何使生态文明的绿色指标得到落实和实现,使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环境质量的提高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如何增强不同地区发展的协调性,特别是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协同发展,形成国家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格局;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收入差距依然较大,消除贫困任务艰巨,如何健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的分配体制和机制,如何明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举措,把更多的公共资源用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继续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中,如何着力提升全面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水平,以开放的最大优势谋求中国经济社会的更大发展空间;等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强烈的问题意识与“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结合,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基本方法论。在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习近平把这一方法论概括为四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既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倒推,厘清到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又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办法;二是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既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又从全球经济联系中进行谋划,重视提高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三是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既着眼于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对外开放、国防建设和党的建设,又突出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集中攻关,提出可行思路和务实举措;四是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既强调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又突出规划的约束力和可操作、能检查、易评估,做到虚实结合。

经济思想根本立场的正确性增强了经济方法科学性的基础;经济方法的科学性进一步铸就了经济思想根本立场的坚实性。如习近平所表述的:“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申唯佳]
标签: 习近平   境界   思想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