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在国际区域发展战略上可采取先“一路”后“一带”的做法
在区域层面,东北三省地处东北亚地区的腹地,既沿边,又沿海,可以走在“一路一带”国家战略的前沿。鉴于东北的发展现状,建议东北在国际区域发展战略上采取先“一路”后“一带”的做法。对于沿海亚洲经济发达国家,东北可以从现在开始尽快加大在符合国家宏观战略目标前提下的可控性、安全性开放。可以在距朝鲜半岛较近的吉林辽宁省域,建立港澳台、新加坡、韩国、日本工业园区。过去日企在中国的投资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未来五到十年可集中在东北。为了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增长,东北地区可以学习模仿与儒家文化具有亲和性的市场经济模式,重点引进、集聚亚洲工业现代化“四小龙”的精气神。几年后,一个初步振兴的东北可以用其经济硬实力和其未来几年打造的新型发展模式的软实力主导和推动与其沿边国家蒙古和哦罗斯经济和战略合作与交流.
东北应该重新扛起中国重工业、制造业基地的大旗
面向全球,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尤其应该和位居世界现代制造业顶尖水平的德国一流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深度合作。东北应当在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德国工业4.0战略的紧密对接和深度合作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战略结点和实施平台作用,更新和扩大产业结构, 重新扛起中国重工业、制造业基地的大旗。
以上三大举措不仅能够大量引进资本和技术,引进先进的理念、制度和文化,,关键还可以引进国际竞争机制,使东北本地企业、中国外地进驻东北企业和国外企业构成三重竞争态势,倒逼本地和本国企业改革和创新,倒逼改进管理制度和治理模式。
结论
振兴东北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的顺利完成,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终实现。从地缘政治来看,中国的东北地区毗邻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蒙古等国,振兴东北对于促进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共同发展与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东北地区“软实力”是整个中国国家“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勇敢、勤劳、智慧, 善良和开放的东北人民有能力打造先进的“软实力”。
东北地区既沿海又沿边,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长期移民区域,本身具有全中国其它地区不可比拟的,独特的开放和包容资源及传统。二十一世纪初期的东北,可以通过以上几个举措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继承发扬这一传统, 力争在未来三到五年里,达到东北振兴目标, 培植出一个独特的新型发展模式, 使东北地区跃升为一颗璀灿的东北亚之星,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中焕发出灿烂光芒。
作者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新闻学院教授、博士导师;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国家海洋局(中国海警局)调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