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为什么要永远铭记东方主战场

苏美英盟国在各大战场的战略转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从防御转向进攻的标志,东方主战场对日本法西斯的战略牵制,为这一伟大转折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一重要的历史纪年中,我们为什么要隆重纪念东方主战场?这是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作为东方主战场,始终担负着打击日本陆军主力的重任,有效地支持了苏美英盟国在各大战场渡过难关、扭转战局,推动了反法西斯战争战略转折的完成。

  中国抗战钳制了日本北进,推动了苏德战场战略转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始终面临着德日法西斯东西两线作战的危险,尤其是苏德战争战略转折阶段,苏联最担心的是日本在远东发动进攻,配合德国两面夹击。

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侵苏战争并取得战争初期的胜利,这给日本北进进攻苏联提供了良机。6月27日,在日本大本营、政府恳谈会上,外相松冈洋右认为日本应遵循三国同盟条约,配合德国,先打苏联。他还认为,影响日本北进的要害是中国问题,他甚至建议,即使在某种程度上停止解决中国事变也要北进。松冈的主张遭到陆军的强烈反对。参谋总长杉山元指出:“搞道义外交当然可以,但日本的大部分兵力现在正用于中国,实际办不到。”陆相东条英机认为,“中国事变必须继续解决”。7月2日,在日本御前会议上,杉山强调指出:“对德苏战争,日本当然应该根据三国同盟精神采取行动,但帝国目前正忙于处理中国事变,而且同英美之间存在微妙关系,我觉得以暂不介入为宜。”会议赞同陆军的主张,认为北进问题只有等到苏联败局已定,才能趁火打劫,不战而胜。因此,决定“此时不宜北进……应取‘熟柿主义’”,即等到苏联败局已定,像柿子熟了自动从树上掉下来一样,才能乘机出兵,不战而胜。

此间,日本也做了配合德国攻苏的准备。1941年7月7日,日本参谋本部向关东军下达启动“关东军特别大演习”(以下简称“关特演”)命令。但如果对苏作战,日本至少需要25个师团的兵力,这样就需要从在中国作战的陆军主力中抽调。日本参谋本部也试图从中国战场抽调5个师团,但遭到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畑俊六的强烈反对,认为这是“忘记了中国事变的处理”。7月31日,东条英机指出,“现在日本的使命、尤其是陆军第一位的是处理中国事变。”在日本陆军的强烈反对下,“关特演”成了纸上谈兵。

在1942年中期到1943年2月,是苏德战场战略转折的关键期。在决定胜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国吁请日本出兵北进。7月25日,日本大本营、内阁联席会议经过慎重研究,制订《关于答复德国的文件》,表示日本不能与苏作战,其原因是预计盟国将以中国为基地反攻日本,故不能不对中国战场做出更多的努力。可见,由于日本陆军主力被牵制在中国战场,无法配合德国对苏作战,致使德军孤立无援,遭到了惨败。以此为起点,苏军转入反攻。

总之,正是由于日本陆军主力深陷于中国战场无力攻苏,使苏联能全力对付德国,苏联才得以避免两面受敌的困局,集中兵力打击德军,赢得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完成了苏德战场的战略转折。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