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对服务型政党建设的影响(2)

如何更好地构建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

构建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需要权力的相互监督。一直以来,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都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和保障。对于一个政权、一个政党来说权力的相互监督更为重要。回顾历史,如果一个政权一方独大,没有制衡和监督,那结果肯定是最终覆灭。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民主法治是执政的前提。各民主党派和人民群众可以说是权力监督的主体,服务型政党应该重视和尊重不同的声音和意见,主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权力监督,要时刻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为指导思想,万万不可一方独大,要保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畅通各种监督渠道,如互联网、电话、信件、手机等方式,虚心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认真处理来自社会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保证执政党权力在公平、公正、透明的环境下运行,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的真正建立。

构建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需要政党的自我调适。构建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需要政党功能的自我调适,虽然政党的基本功能不会改变,但是政党执政的理念和方式需要在服务型政党的建设中进行调适。首先,执政党要将服务作为根本的价值取向。广大无产阶级是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和重心,为人民群众服务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宗旨和追求,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服务型执政党应该更加注重服务的功效,转变工作作风,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推进执政党执政理念的创新。其次,执政党执政的制度体系需要调适。马克思主义强调法治,强调执政党注重法律的重要性,运用法律来治理国家。构建服务型政党应该注意提升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最后,执政党要将适应民众多样化需求作为执政方式,要注意讲究方式的科学性,充分发挥公权力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最终通过自己的服务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构建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需要人民利益的实现。服务型政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执政党要对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和不同群体进行利益的整合,维持政治体系的稳定。对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来说,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社会整合的关键所在,基层组织是直接接触人民群众的服务群体,他们的服务直接关系到人民利益的实现与否。所以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加大基层建设的扶持力度,将各职权部门配备齐全,让基层群众想办事、办成事,尽全力满足人民群众的一切合法需求。同时应该注意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注意创新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坚持方式和方法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有效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诉求。

建设服务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的目标和追求,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是目前中国共产党努力的标杆和方向,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正在一步一步迈向新的台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商学院)

【注释】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1页。

责编 /许国荣(实习)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政党   马克思主义   服务型   影响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