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关于发展理念的新论断
“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我国30多年改革发展经验、科学分析国内国外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的面向未来的发展理念,是对中国及世界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3.关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新论断
习近平指出:“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正确认识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不同作用,将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善于用市场调节的优良功能抑制“政府调节失灵”,善于用政府调节的优良功能纠正“市场调节失灵”,下放导致官僚主义和无效率的“越位”权力,加强事先、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管。
4.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新论断
党的十八届三中通过的《决定》规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当前必须真正理解和积极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
5.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论断
习近平指出:“当前,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少集中在经济领域,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远远没有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的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对其他领域改革具有牵引作用,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就会带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突破。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
6.关于开放发展的新论断
面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趋势,习近平及时提出开放发展新理念,丰富开放发展新理论。2012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创建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在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善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基础上,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维护我国发展利益,积极防范各种风险,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