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关注点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

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在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的同时,主要用于弥补降税带来的财政减收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面对众多结构性难题和极其复杂的内外部经济挑战,2016年需要更有针对性、更加适度和更为精准的政策应对。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新增部分应主要投向“促转型”“调结构”重点支持的领域。在方法上,可加大财政赤字、财政支出与减税降费同时并举,尤其要减轻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负担。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可以主要用于弥补降税带来的财政减收,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同时,通过深化改革保障积极的财政政策更有力度,比如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股权结构改革,释放非金融类资本和金融类资本增加财政可用资金,还可以通过税制改革拓展中长期财政资金来源,以及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应兼顾将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控制资产泡沫和防通胀、资本流动和汇率水平基本稳定三方面平衡。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是去产能和调结构必经的阵痛阶段,很大程度上还受全球经济低迷等外部因素影响。货币政策总量松动已经达到一定力度,应进一步灵活发挥结构性工具“精准定位”的优势。

祝宝良认为,从2010年开始,中国一直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的措辞没变化,但内涵上有新意。“积极的财政政策更侧重于减税而不是更多地扩大支出,这样才能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其去杠杆去产能。而稳健的货币政策,旨在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