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外思潮 > 正文

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自信

早在1984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表明了我们党领导的经济体制改革,一开始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的。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了“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笔者认为,这既是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紧迫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性新要求。

经济发展不应偏离指导思想

目前,我国的整体经济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供需结构失衡以及经济增速下行等问题。尽管这与外部的世界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但也同国内在某些时段、某些领域存在的轻视、淡化政治经济学指导,盲目搬用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以下简称“西方经济学”)制定具体政策,有必然联系。一段时期以来,一些人受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试图把国有经济退出市场竞争领域作为改革攻坚目标,在国有、集体企业中推行管理层收购(MBO),同时“放手、放胆”发展私营经济,不利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被部分削减。唯物史观揭示出,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当私有制经济比重加大到一定程度时,少数人的财富和收入就会出现惊人增长,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人民的消费需求就会明显地相对缩小,这就势必造成生产过剩,使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这对矛盾在经济关系中逐渐凸显。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就是从当前现状和长远发展结合的角度,精辟地阐明了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性。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