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全球治理变局与中国治理能力的时代性提升(2)

——中国“十三五”的一个重要使命

其三,政治多极化加速拓展,地缘政治关系日趋复杂,政治体制与意识形态冲突仍然困惑着人类。全球化消解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空间距离,也凸显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差异,加剧了国家间的利益纠葛与地位纷争。不同国家之间政治与意识形态差异甚至对立仍然存在,却又共同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携手合作,谋求共赢。由于经济形势趋紧和利益分化,国度与地方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地缘政治关系变得空前复杂与多变,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深刻变革。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的作用有所弱化,各种形式的全球性与区域性的政府间组织与非政府间组织风起云涌,各种形式的国际平台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大。它们削减着全球治理中的大国力量,推动着全球治理的民主化发展。这既给各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更多机会,也对其参与能力提出了更大挑战。

其四,文化多样化发展,文明冲突加剧,种族主义、原教旨主义抬头,恐怖主义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经济全球化使不同国度与民族在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更加趋同,也把各民族保存文化特异性提升到了文化生命线的地步。恐怖主义的全球肆虐挑战着人类文明底线,也不时扰动着全球治理格局。

其五,社会信息化迅速扩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立足于高科技的全球分工体系更加明晰,各国需要重新定位自我在全球生产和消费体系中的位置。互联网深刻地改变着全球的信息传输与交往方式,也几乎改变着世界的一切。互联网+作为一种最为普遍的全球思维方式,既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全新的手段,也提出了复杂的挑战。

中国“十三五”规划与治理能力提升

中国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是推动全球治理变局的重要积极力量。中国和平崛起也需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着更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方向前进。中国的“十三五”规划应当在推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做出特殊的谋划,为确立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作出更大贡献。

第一,从中国健康发展和世界合理化发展的全球战略高度深刻认识与合理定位全球治理体系及其演变方向。要深刻认识当代全球治理格局变化的多元基础、发展动力、演进逻辑、内在缺陷、问题根源和解决途径,准确预见全球治理体系的未来趋势和价值导向,继续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以思想上的超前建构为实践上的合理设计提供思想引领和价值指导。

第二,善于依据全球治理格局未来定位统筹国内大局,自觉推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要努力深化对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国际关系演进规律、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治国理政规律的认识,在发掘中国传统优秀治理文化、学习世界先进治理理论和发掘马克思主义治理理论的统一中推进全球治理和国家治理的思想创新、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善于统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政党、外交和国防治理,努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升治国理政新境界,使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更加完整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

第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自觉履行发展中大国的世界责任,以内促外,努力提升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制订规则的能力,确立中国话语权。一方面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维护和巩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积极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体制,另一方面要勇于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善于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努力占领发展和道义制高点,提高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要通过“一带一路”等倡议和亚投行等机构,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促进中国国内治理体系与全球治理体系的良性健康互动,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教授)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