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亚洲安全观的核心要义(2)

亚洲安全观是中国国际战略思想最新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长期以来,中国的国际理论成果都是借鉴学习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不能完全解决崛起中的中国面临的许多国际安全问题,一些西方理论还与我们的和平发展理念相悖。从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真正的崛起大国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国际战略理论体系,掌握代表和反映自身价值偏好和利益取向的国际话语权。

亚洲安全观既是中国传统安全文化理念和主流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也是一种创新性的国际战略思维和安全外交理念,反映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呼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坚持以平等协商、互谅互让、求同存异的方式解决与许多邻国的领土争端问题,先后同14个邻国中的12个国家彻底解决了边界问题,树立了国际关系以及地区安全合作的典范。因此,可以说亚洲安全观既是中国维护安全、快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又是中国爱好和平、谋求发展的新型政治理念在地区事务中的延伸和拓展。

亚洲安全观在实践中最大的瓶颈问题是能否形成“亚洲安全理念”和 “亚洲安全范式”。比如,在反恐问题上,亚洲各国能否在恐怖主义认定和合作上达成共识;在领土争端问题上,相关国家能否排除域外国家的挑唆与破坏,真心实意排除历史问题干扰,一起找到和平解决冲突的方案。

亚洲安全观最大的亮点是亚洲安全由亚洲人民自己做主、自己主导。用习主席的话讲就是:“亚洲的事情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来办,亚洲的问题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来处理,亚洲的安全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来维护。”亚洲安全观是亚洲国家的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最佳阐释。

亚洲安全观是中国以更加进取的姿态参与未来国际规则制定和地区安全治理的集中表现,也是中国为亚洲各国提供的公共安全产品理念,体现了中国胸怀、中国智慧、中国担当,为亚洲区域安全合作总体框架的确定和未来亚洲新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明确了宗旨、指明了方向,对亚洲实现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