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将会发挥什么的影响与作用
中国采取的强有力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本身就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巨大贡献。2015 年 6 月 30 日,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提交了国家自主贡献(INDC),提出二氧化碳排放 2030 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0%左右等目标。这也表明中国从人类共同利益的角度,将气候变化视为重大战略问题,对应对气候变化问题高度重视,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平和各自能力原则下,积极主动的承担了与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无论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在全球气候治理中,中国已经实现从参与者到建设者的角色转变,以及从顺势而为到主动出击的战略转身。一方面中国坚持团结发展中国家,努力加强“基础四国”和“立场相近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沟通协调,坚决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率先减排以及对发展中国家资金支持等问题上,坚持原则,敢于担当,主持公道,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共赢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又积极加强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的务实合作,前后和美国、欧盟、法国等发表了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积极支持法国作为东道国办好巴黎气候大会。最后,中国作为排放量世界第一,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处于发展转型关键时期的具有特殊定位的发展中大国,在全球气候谈判中能否发挥独特作用,能否弥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关键性议题立场上的巨大差距。譬如在资金问题上,中国并不仅仅作为发展中国家代表要求发达国家履行资金义务,中国还宣布出资200亿人民币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与美国承诺的向“绿色气候基金”出资30亿美元基本相当,不但回应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对资金的迫切诉求,也以实际行动向发达国家做出榜样,从而使得资金问题取得进展。
专访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导 吴力波
气候大会最大的成果是各国自主贡献方案(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Contributions/INDC)的提交。目前已经有167个缔约国提交了INDC, 尽管目前各国所提出的减排目标仍然无法达到控制全球地表温度上升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但是对于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全球减排框架仍然是非常积极的信号,也是坚实的基础支撑。客观而言,如果继续坚持在2摄氏度温升目标下对各国的减排目标进行量化的谈判思路,联合国气候大会的谈判仍然可能陷入僵局。而目前的INDC的提出,在各国减排总体目标、化石能源调整路径、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市场化减排机制的设计、技术转移的可行性机制等方面都有了更加细化的国家层面的行动路线图,这种自下而上的行动对于解决全球公共品的持续供给问题更加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