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国经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是中国在下一个五年规划中,首要面对的挑战,“马阵跨阱”理论也许会解决这一困局。“马阵跨阱”理论把中国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比喻成一匹匹骏马,跑在前面的是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紧跟其后的是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三梯队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一大批中等城市。这些城市,有的已经跨过陷阱,有的正在跨过。先过陷阱的骏马,可以拉动还没有过陷阱的骏马。只要有过半的骏马跳过去,并且继续奔跑,所有骏马跨越陷阱,就成为不可逆转的定局。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 “马阵跨阱” 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211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十八大以来的三年里,中国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四个全面”,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关键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在2020年完成,对应于“第一个百年”发展目标。其它三个全面,是中国必须坚持的长期工作,也是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要在2020年之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是一项硬任务,更是一项艰巨任务。这个“硬而艰巨”的任务,就要通过“十三五”规划来完成,可见其历史重要性。
“十三五”时期的重大历史使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经济改革走过了37年的路程,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成就堪称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最大的奇迹:从人均GDP不到200美元,上升到7800美元;从一个绝对贫困的国家,变成一个欣欣向荣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第一大出口国、贸易国和制造国。
从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到2014年,增长速度下降至7.4%,2015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只有6.9%。过去30多年的快速经济增长,导致各种生产要素价格攀升,污染严重,收入分配不公,减少贫困和城乡一体化进展缓慢,这些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阻力。然而,中国经济增长乏力最根本的问题是缺乏明显的激发点。先期的外资流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推动作用,已经大大减弱。因此,下个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就只能通过中国内部的增长拉力,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并维持稳定的、中高水平的增长速度。
中国内生增长的潜力是巨大的。就2014年和2015年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表现来看,中国GDP增长速度尽管比过去低,但是,在世界十大经济体中的表现还是最佳的。过去三年,中国GDP的增长量相当于同期世界增长量的30%。
十八大以后,经济发展策略产生了明显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经济要发展,也要保住国家的青山绿水,要让老百姓记得住“乡愁”。发展经济,要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结合起来,这是对地方政府的一大挑战。
最近两年,城乡人均收入实际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农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城市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城乡人均收入比从2009年的3.32倍下降到2015年前三季度的2.84倍。2015年前三季度新创造的就业量超全年增长1000万人就业的目标,单位GDP的能耗和碳排量下降5.9%,出现持续的下降趋势,有效遏制了环境污染。
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和发展阶段,当前中国人均GDP刚好处于中等收入状态。在这个阶段里,一些国家和地区成功地避开了中等收入陷阱的魔咒,如亚洲“四小龙”。但是,有更多的国家无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巴西、阿根廷以及墨西哥。
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想办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全面彻底地消灭贫困,必须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经济架构。这就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历史使命和挑战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