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独家|“动听”的美国故事,你还信吗?(4)

华盛顿邮报刊文曾指出,美国是世界上最暴力的国家之一,枪击案在美国屡见不鲜,过去50年全球25大枪击案中,有15次发生在美国。

系列严重的枪击事件往往会促使社会舆论发生改变,推动枪支管制法律出台。 然而,持枪权作为一项受到宪法保护的基本权利,除非修宪或者最高法院宣判持枪违宪才有可能改变,而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即使这些年来美国发生了如此多的枪击惨案,美国厚重的枪支文化仍难以撼动。

8、正义的化身?插手很多,成功很少

过去两个世纪以来,美国的名人们称美国是“自由帝国”,是“山巅闪耀之城”,是“地球上最后最美好的希望”,是“自由世界的领袖”,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暗示美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独特和积极的作用,哪里有争端,那里就有美国,仿佛是“正义的化身”。

然而,事实却是美国是现代史上最具有扩张主义色彩的一个大国。刚开始只有东海岸的13块小殖民地,但在1846年从墨西哥手中夺取了得克萨斯、亚利桑那、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最终将版图扩大到北美西海岸。在此过程中,美国消灭了大多数土著人,并将幸存者驱赶到荒凉贫瘠的保留地。到19世纪中叶,美国已经确立了它在西半球的霸权。

过去30年间,美国的军事行动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25万穆斯林死亡,其中超过10万人死于2003年攻占伊拉克以后。美国无人机和特种部队目前在至少5个国家追杀恐怖分子嫌疑人,在此过程中不知已置多少无辜平民于死地。美国国家公共电台2014年8月25日刊登署名文章称,美国近年来对中东事务干预良多,包括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空袭利比亚卡扎菲政权、与中东国家结盟、对伊制裁等。但文章指出,美国在中东“插手很多,成功很少”。

哈佛大学约翰·肯尼迪政治学院国际问题教授斯蒂芬·沃尔特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撰文认为,美国人津津乐道的“美国例外论”基本上是一种错觉。关于美国道义地位优越的大多数说法都失实,美国人过多地揽下全球进步的功劳,却极力粉饰其不那么光鲜的一面。美国远非一个所作所为与其他大国迥异的独一无二的国家,它首先追求的是自身利益。

“一出国,就爱国”: 平等心态助推中国崛起

当下,在浏览鸡汤、朋友圈时,不难看到将国外的优点夸大,并与国内相比较,从而宣扬国外生活优越感的文章。似乎总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似乎凡是中国取得的成就,都成为学习西方的结果;凡是中国出现的问题,都是洗心革面不彻底的结果。这是另一种“两个凡是”,在它的影响下,当今中国人出现了一种文化自虐的倾向。它类似于等级制度下低等级的人对于高等级的奴性:自己一切都不好,别人一切都好。在这种心态影响下,自然无法分辨他人的缺点,也无法看清自己的优点,很容易被吹得天花乱坠的“美国生活”所迷惑。

曾有学者估计“一出国,就爱国,这个比例至少有70%,那些在国内骂得越多的人,出去后往往转变得越快,因为他们把国外想象得太好了,他们对欧美的印象是电影和广告上看来的,和真实的西方差距太大了,结果出去后失望者众多。”

当前,“口袋”富裕起来的国人望向世界时,不仅要“昂首”,要“自信”,更要摆正平等的心态。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常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