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共享:国家发展理念的突破与升华(2)

核心提示: 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阐述了共享的发展理念,揭示了从鼓励先富转向追求共富的国家发展取向。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的民生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将使人民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而人民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将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

共享发展的关键性指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并将脱贫目标具体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最能够得到世界公认的成就主要是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贫困人口的持续大幅度减少,即经济增长与反贫困效果都十分显著。然而,由于国土面积大,自然条件差异大,加之长期以来的发展失衡,乡村明显落后于城镇,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构成了扶贫攻坚的难点,连片贫困地区的贫困状态与散落在全国城乡的贫困人口依然规模庞大。如果不能让这些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迅速摆脱贫困状态,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很难说实现了。国家应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同时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互补作用,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这些内容将在“十三五”规划中具体化为各种政策措施,包括通过产业扶贫的途径使3000万人脱贫,通过转移就业使1000万人脱贫,通过异地搬迁使1000万人脱贫,对于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000多万贫困人口则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通过社保政策等实行兜底脱贫。因此,可以预期,“十三五”期间将是消灭区域贫困与绝对贫困的决胜期,“十三五”后中国反贫困指向的对象将是分散的相对贫困人口。从区域集中贫困到个体分散贫困、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揭示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得以补齐,国家不会让任何一个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掉队”,这恰恰是共享发展成果最重要的体现。

共享发展的基石:多管齐下地发展教育福利

教育福利的发展不仅是民生投入,也是有益国家发展的社会投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发展教育福利作为重要的民生目标,明确规定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这些举措是所有受教育青少年的福音,更是贫困家庭子女的福音,因为普及高中教育、免费中职教育、实现资助困难学生全覆盖以及让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提高等都是新设目标,对于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促进全民共享无疑具有基础性作用。

共享发展的稳定机制: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是公认的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制度保证。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加大力度实施全民参保,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拓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并提高投资回报率,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和经办管理,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让退休人员适当缴纳医疗保险费,将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并推进相关制度整合等。在这些重大措施中,有些是“十二五”期间已经提出但还未及实质推进的措施,有些则是新的措施,如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等,确实都是促使社会保障制度走向公平、走向成熟的重大举措。而一个公平的、定型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必定能够从根本上解除城乡居民生活的后顾之忧,并保障全体人民的福祉得到不断提升。

此外,“十三五”规划建议还明确提出实施三医联动、建设健康中国,明确促进创业就业、坚持促进收入增长的政策取向,明确放开“二孩”生育新政,提出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等。总之,共享理念的提出及对与之相关制度安排的规划,全面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有理由相信,“十三五”规划的贯彻落实,一定会给全体人民带来巨大的实惠,而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将标志着我国在“十三五”期间阔步走进共同富裕的新时代。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

责编/谭峰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申唯佳]
标签: 理念   突破   国家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