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绿色发展,主要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问题。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已经实行多年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我们面临的生态和环境压力依然很大。不同类型的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不时受到威胁。因此,保护环境、绿色发展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要求。党和国家已经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文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在“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坚持开放发展,主要是解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联动问题。中国的对外开放不断发展,开放战略也逐步调整。新形势下,中国与世界的内外联动已经日益加强。为此,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进一步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特别是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坚持共享发展,主要是解决公平正义问题。人民群众是中国发展的主体,中国30多年来高速发展的业绩,主要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当然也要由人民群众共享。新形势下,必须继续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并通过改革开放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十三五”时期的形势与任务有很大变化,发展理念也必须在以往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充实、提炼和完善。所以,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只有深入领会这五大理念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五大理念之间的辩证关系,完整全面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才能走出一条新常态下发展的新路子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有真正可靠的保证。
决胜小康的新举措
“十三五”规划建议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关于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构想,描画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而且提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举其突出的亮点有:
全面实施三个大战略,是引领中国发展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形成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战略。十八大以来又进一步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这是带动未来发展的具有龙头性的重大战略。“十三五”规划建议对三大战略的实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要拓展发展新空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
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为此,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确立一批具有长远和前瞻意义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和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
全会提出,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要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要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这些措施,都将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
在民生方面,全会要求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些措施,都将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全会在政府管理和国家治理方面,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举措,要求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这些都将进一步发挥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作者为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 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人民日报》,2014年3月1日。
责编/谭峰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