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社会洞察 > 正文

未来5年改革攻坚的7个“关键词”(2)

  户籍改革:变差距为动能 

“就业在城市,户籍在农村;劳力在城市,家属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半城镇化”现象有望改变。

“十三五”期间,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一纸户籍,承载2亿多农民工在城里享受同等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的梦想。户籍鸿沟消失,将打破不同地区户籍壁垒条块壁分割,促进统一大市场出现。

物理学上,高低差距,蕴藏着势能。变势能为动能,关键是改革。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表示,户籍改革推进,农民工变市民,改革红利充分释放。“比较完整的户籍改革能使中国未来潜在增长率提高1到2个百分点甚至更多。”

  羊毛的故事:财税改革“破冰” 

“羊毛出在羊身上。”财政收入来自百姓,必须用于造福百姓。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就是要进一步解决好“钱怎么分”“钱为谁花”的问题。

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体制……预算改革将进一步解决“钱为谁花”问题;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地方税体系建设将破解“钱从哪来”问题。

建立事权和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财税改革最难啃的“硬骨头”将破题,凸显中央在破解“钱怎么分”难题上的改革决心。

  金融改革:为经济舒血活络 

“这是今年第5次降息,希望融资成本明显降下来,银行不要动不动‘抽贷’‘惜贷’,让中小企业释放活力。”江苏一家小企业主说。

唇亡齿寒。企业过不好,银行不好过。金融不是卡拉OK,而是支撑经济发展血脉。如何打通流向实体经济的栓塞,是金融改革重点。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发展普惠金融,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提高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十三五”金融改革面临不小困难,但狭路相逢勇者胜。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符合创新需求的金融服务,值得期待。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改革   “十三五”期间   创新驱动